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龙须(龍鬚)lóng xū
(1).草名。茎可织席。 三国 魏 吴普 《神农本草经·石龙刍》:“﹝石龙芻﹞一名龙鬚。” 唐 李白 《鲁东门观刈蒲》诗:“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鬚。” 王琦 注:“《蜀本草》:龙芻,丛生,茎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龙鬚草,可为席。”参见“ 龙鬚草 ”。
(2).喻长而细如龙须之物。 唐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鬚。” 方世举 注:“蒲萄藤蔓颇似龙鬚。” 宋 苏轼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词:“ 楚 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鬚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3).见“ 龙鬚席 ”。
(4).指头足纲类的鱼,如章鱼等。
(5).帝皇之须。 唐 白居易 《七德舞歌》“翦鬚烧药赐功臣, 李勣 呜咽思杀身”自注:“ 李勣 常疾,医云:‘得龙鬚灰,方可疗之。’ 太宗 自剪鬚烧灰赐之,服讫而愈。 勣 叩头泣涕而谢。” ——《漢語大詞典》
(2).喻长而细如龙须之物。 唐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鬚。” 方世举 注:“蒲萄藤蔓颇似龙鬚。” 宋 苏轼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词:“ 楚 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鬚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3).见“ 龙鬚席 ”。
(4).指头足纲类的鱼,如章鱼等。
(5).帝皇之须。 唐 白居易 《七德舞歌》“翦鬚烧药赐功臣, 李勣 呜咽思杀身”自注:“ 李勣 常疾,医云:‘得龙鬚灰,方可疗之。’ 太宗 自剪鬚烧灰赐之,服讫而愈。 勣 叩头泣涕而谢。” ——《漢語大詞典》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代。古~。
-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 常常:~常。学而~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 某一时刻:按~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 机会:~机。待~而动。
- 姓。
袅 ( 裊 ) niǎo
袅 [ niǎo ]
- ◎ 柔弱,缭绕:“不声如动吹,无风自~枝”。~娜(nuó )。~~(a.形容烟气缭绕上腾的样子,如“炊烟~~”;b.形容细长柔美;c.形容随风摆动的样子,如“垂柳~~”;d.形容微风吹拂;e.形容声音绵延不绝,如“余音~~”)。
水风(水风)
唐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 扬旌川色暗,吹角水风寒。
唐 李贺 江南弄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 水风摇綵旆,堤柳引鸣驺。
唐 李商隐 所居 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 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
宋 李觏 寄题廖说蒙亭 夜多松月分,凉与水风期。
元 杨维桢 题柳风芙月亭诗卷 秋轮轧露春云热,水风杨柳芙蓉月。
《韵府拾遗 东韵》:温庭筠词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骈字类编》
唐 李贺 江南弄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 水风摇綵旆,堤柳引鸣驺。
唐 李商隐 所居 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 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
宋 李觏 寄题廖说蒙亭 夜多松月分,凉与水风期。
元 杨维桢 题柳风芙月亭诗卷 秋轮轧露春云热,水风杨柳芙蓉月。
《韵府拾遗 东韵》:温庭筠词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骈字类编》
斜 xié《國語辭典》
斜 [ xié ]
形- 不正、倾侧。如:「斜角」、「斜坡」、「斜线」。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如:「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
斜 [ yé ]
名- 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斜 [ xiá ]
- (一)之又音。
马乳(馬乳)mǎ rǔ
(1).马奶。《汉书·礼乐志》“师学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 颜师古 注引 汉 李奇 曰:“以马乳为酒撞挏乃成也。”
(2).葡萄之一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 太宗 朝,远方咸贡珍异草木,今有马乳葡萄一房,长二丈餘, 叶护国 所献也。” 唐 刘禹锡 《和谢蒲萄》:“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緑葡萄﹞取以植於 香山 ,结实甘脆过马乳。” ——《漢語大詞典》
(2).葡萄之一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 太宗 朝,远方咸贡珍异草木,今有马乳葡萄一房,长二丈餘, 叶护国 所献也。” 唐 刘禹锡 《和谢蒲萄》:“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緑葡萄﹞取以植於 香山 ,结实甘脆过马乳。”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 「盡 」的異體字。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动-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秋雨
唐 沈佺期 塞北二首 其一 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
唐 王维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唐 杜甫 得家书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秋雨漫湘水,阴风过岭梅。
唐 元稹 遣行十首 其六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唐 李群玉 杜门 春风花屿酒,秋雨竹溪灯。
唐 高蟾 下第出春明门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唐 张蠙 经荒驿 夜灯移宿鸟,秋雨禁行人。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其一 关中秋雨书难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唐 灵一 再还宜丰寺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唐 子兰 秋日思旧山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骈字类编》
唐 王维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唐 杜甫 得家书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秋雨漫湘水,阴风过岭梅。
唐 元稹 遣行十首 其六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唐 李群玉 杜门 春风花屿酒,秋雨竹溪灯。
唐 高蟾 下第出春明门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唐 张蠙 经荒驿 夜灯移宿鸟,秋雨禁行人。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其一 关中秋雨书难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唐 灵一 再还宜丰寺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唐 子兰 秋日思旧山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骈字类编》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名-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名-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名- 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