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宝塔倚秋穹,珠林望彩虹。

王延陵明代〕《虎丘分咏得浮图

宝塔倚秋穹,珠林望彩虹。
云嘘网户白,日落绮疏红。
铃语振天外,龙光盘壑中。
不有九霄陟,能令五蕴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宝塔珠林彩虹

宝塔(寶塔)bǎo tǎ
佛塔。原为美称,后泛称塔。《法华经·宝塔品》:“尔时 多寳佛 於宝塔中分半座与 释迦牟尼佛 。”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降出天门,升于宝塔。”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四:“本以众宝装饰,故称宝塔,今则瓦砖所成动称宝塔矣。” 陈毅 《延安宝塔歌》:“ 延安 有宝塔,巍巍高山上。”参见“ 佛塔 ”。  ——《漢語大詞典》
倚 yǐ《國語辭典》

倚 [ yǐ ]

  1. 靠、斜靠。如:「倚门而望」。《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2. 依仗、仗恃。如:「倚势欺人」。《书经·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3. 偏斜、侧偏。如:「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4. 随著、配合。《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 姓。如清代有秋瑾。
  1.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穹 qióng《國語辭典》

穹 [ qiōng ]

  1. 穷尽。《说文解字·穴部》:「穹,穷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唐·孔颖达·正义:「故穹为穷,言穷尽塞其窟穴也。」
  1. 高大。如:「穹石」。《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2. 深。《文选·班固·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
  3. 中间隆起四边下垂的样子。《周礼·冬官考工记·韗人》:「穹者三之一。」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穹)​谓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
  1. 天空。如:「苍穹」、「清穹」。唐·李白〈暮春于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手弄白日,顶摩青穹。」

穹 [ ​qióng ]

  1. (一)​之又音。
珠林 zhū lín
(1).林木的美称。 唐 陈去疾 《忆山中》诗:“珠林餘露气,乳竇滴香泉。”
(2).指佛寺。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沉沉。” 明 王恭 《仲夏过灵瑞招提》诗:“夜半青山有梵音,晓携清兴问珠林。”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相携素手方丈前,向珠林且自游衍。”
(3).比喻著述丰富。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颂其藏书,则 酉阳 、 羽陵 ,颂其撰述,则珠林玉海。”
(4).指士林。 元 王沂 《送刘子彦应辟》诗:“自昔珠林推俊秀,茂才应制蚤鸣珂。”  ——《漢語大詞典》
望 wàng《國語辭典》

望 [ wàng ]

  1. 向远处或高处看。如:「登高望远」、「一望无际」。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汪元量〈潮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2. 希冀、期盼。如:「盼望」、「期望」、「渴望」。《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拜访、慰问。如:「拜望」、「探望」。
  4. 怨恨、责备。《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
  5. 将近、接近。唐·韩愈〈祭窦司业文〉:「逾七望八,年孰非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那我虽然不至于老迈不堪,也是望五的人了。」
  1. 志愿、心愿。如:「愿望」、「绝望」。
  2. 名誉、名声。如:「名望」、「声望」、「德高望重」。《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
  3. 农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所看见的满月月相,后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文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宋·苏轼〈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1. 向、朝。如:「望后退」、「望前看」、「望我点点头」。
彩虹 cǎi hóng
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 唐 沈佺期 《过蜀龙门》诗:“ 潭河 势不测,藻葩垂彩虹。” 宋 秦观 《西城宴集》诗之二:“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八:“彩虹亘东方,照耀不知晚。”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