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银瓶送酒青丝络,翠袖穿花白苎歌。

张著金朝〕《次陈敬德卜居河阳韵二首 其一

渐老逢春可奈何,清狂不似旧时多。银瓶送酒青丝络,翠袖穿花白苎歌。

故旧祇今成远别,从游何日重相过。河阳桃李余三月,应想茅堂傍涧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银瓶送酒青丝翠袖穿花白苎歌

银瓶(銀瓶)yín píng
(1).银质的瓶。常比喻男女情事。语出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絶。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宋 谢逸 《醉落魄》词:“银瓶已断丝绳汲。莫话前欢,忍对屏山泣。” 宋 郑觉斋 《谒金门》词:“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綆。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2).指 岳飞 幼女 安孃 。世传 岳飞 为 秦桧 所害, 飞 女年幼,抱银瓶投井而死。后人覆井筑亭,题亭曰 孝泉亭 ,名井曰 银瓶井 ,称女曰 银瓶小姐 、 银瓶娘子 。 宋 王逢 《银瓶娘子辞》序:“娘子 宋 鄂王 女,闻王被收,负银瓶投井死。”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铁椎郎君戮都市,银瓶弱女投井湄。”  ——《漢語大詞典》
送酒 sòng jiǔ
(1).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陶潜 九月九日无酒,於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人望见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典。 唐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诗:“共知不是 潯阳郡 ,那得 王弘 送酒来。” 元 卢挚 《沉醉东风·重九》曲:“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 何景明 《登坚山寺绝顶真武庙》诗之二:“不尽登高兴,无人送酒来。”
(2).奉酒;敬酒。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曰:‘遣 緑竹 取琵琶弹,儿与少府公送酒。’”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小生平生爱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説,若是有弹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里送酒安席,一应规矩, 赵老头儿 全然不懂。”
(3).下酒;佐酒。 唐 裴铏 《传奇·宁茵》:“及局罢而饮,数巡, 寅 请备脩脯以送酒。” 叶灵凤 《能不忆江南·碧玉一般的莴苣》:“这是我们家乡独有的特产,是送粥的妙品,同时也是一种可以送酒的小吃。”  ——《漢語大詞典》
青丝(青絲)qīng sī
(1).青色的丝线或绳缆。《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青丝为笼係,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齎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唐 温庭筠 《晚归曲》:“青丝繫船向江木,兰芽出土 吴 江曲。”
(2).指马缰绳。 南朝 梁 王僧孺 《古意》诗:“青丝控 燕 马,紫艾饰 吴 刀。”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走马脱轡头,手中挑青丝。” 宋 刘过 《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嵐湿青丝双轡冷,缓鞚野梅江路。” 清 徐倬 《湖上赠夏卤均》诗:“青丝一骑出 长安 , 明圣湖 头把钓竿。”
(3).喻指黑发。 唐 李白 《将进酒》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髮,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殢红颜凄楚风尘,挽青丝齠齔年华。”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之二:“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如同少妇的青丝随风飘扬,散发出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4).借指妙龄少女。 明 梁朝锺 《将出皖留别杨六符沈乃功唐圣俞徐誉星》诗:“群公縞带遗 吴 锦,幕府青丝唱《渭城》。”
(5).指琴弦。 唐 刘长卿 《杂咏·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飀飀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6).借指垂柳的柔枝或其它植物的藤蔓。 北周 王褒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二:“綰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明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枉了你千条翠带长,万缕青丝颺。”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青丝天棘风流在,如见当年祇树林。”
(7).借指初生的韭菜。 唐 杜甫 《立春》诗:“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仇兆鳌 注:“诗言青丝指韭,良是。” 宋 范成大 《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词:“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8).指用青梅等切成的细丝。常加入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表面作点缀。
(9).见“ 青丝白马 ”。  ——《漢語大詞典》
络 ( 絡 ) luò/lào
络 [ luò ]
  1.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头。经~。脉~。网~。橘~。
  2.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
  3. 缠绕:~纱。~丝。~线。
  4. 相连续,前后相接:~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续。~绎。联~。
络 [ lào ]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翠袖 cuì xiù
(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 苏轼 《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清 龚自珍 《菩萨鬘》词:“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
(2).指女子。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 何景明 《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漢語大詞典》
穿花
杜甫 曲江诗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分类字锦》
白苎歌(白苧歌)bái zhù gē
《白紵歌》。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凤彩》:“愁频不解解风波,禁得消魂《白苧歌》。”参见“ 白紵歌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