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为厥孙谋,聿又胥宇。

岳正明代〕《营建纪成诗

天眷,美营建也。
修焉创焉,民弗知也。
天眷皇明,诞命高祖。
俯监万方,定都江浒。
如龙斯蟠,如虎斯踞。
以朝以会,以享以祀。
逖矣厥谟,钦于世世。
天眷皇明,亦启文祖。
为厥孙谋,聿又胥宇。
碣石之西,太行之东。
有严厥宫,四海是同。
维帝即阼,夙夜顾諟。
神既受职,民亦冒祉。
乃继乃述,乃经乃营。
戢此土工,为万国宗。
乃召大臣,出任予重。
曰某尔总,曰某尔董。
役夫总总,工师傱傱。
鼛鼓<壴董>々,人心悀々。
有赫朝堂,有翼庙庭。
琐琐公府,欻忽偕兴。
士方耕矣,女方筬矣。
曾不惊矣,奏功成矣。
匪臣之功,伊民之力。
匪民之力,维帝之德。
帝曰匪予,文祖之志。
天相文祖,烂其营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孙谋胥宇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厥 jué《國語辭典》

厥 [ jué ]

  1. 气闷而晕倒。如:「昏厥」、「晕厥」。
  1. 他的、那个。如:「大放厥词」、「允执厥中」。《书经·禹贡》:「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文选·贾谊·吊屈原文》:「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同「其 」。
  1. 于是、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2. 之、以。《书经·无逸》:「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
  1. 语助词,无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孙谋(孫謀)sūn móu
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 逊 ”。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 郑玄 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 朱熹 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唐 王维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貽以清白。” 宋 黄庭坚 《神宗皇帝挽词》之一:“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今代谁 班 马 ,能书汗简青。”  ——《漢語大詞典》
聿 yù《國語辭典》

聿 [ yù ]

  1. 筆。《說文解字·聿部》:「聿,所以書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秦以後皆作筆字。」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咸執牘聿,至于祠下。」
  2. 姓。如商代有聿速。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湯誥》:「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傅毅傳》:「二志靡成,聿勞我心。」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胥宇 xū yǔ
(1).察看可筑房屋的地基和方向。犹相宅。《诗·大雅·緜》:“爰及 姜 女,聿来胥宇。” 毛 传:“胥,相;宇,居也。” 孔颖达 疏:“自来相土地之可居者。” 晋 潘尼 《东武馆赋》:“慕 古公 之胥宇,羡 孟母 之审邻。”《北史·隋纪下·炀帝》:“但 成周 墟塉,弗堪胥宇,今可於 伊 雒 营建 东京 。”
(2).指看守房屋。 宋 姜夔 《喜迁莺慢·功父新第落成》词:“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