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头白如今归故国,见人民城郭心惊怕。

陈维崧清代〕《贺新郎 吴门喜晤丁飞涛赋赠八用前韵

生入榆关罅。记曾尝、锦州银鼠,辽河鲜鲊。雪窖羝羊天万里,雁足帛书谁射。

长梦汝、李陵台下。头白如今归故国,见人民城郭心惊怕。

携瓢笠,无牵挂。

断桥十里荷香洒。恰晴湖、乱馀西子,蛾眉重画。一笑风前齐得丧、世事塞翁之马。

稽首谢、狮王棒打。落拓苏台知己少,只青山、尚似当时者。

杯正绿,掌堪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头白如今故国见人惊怕

头白
老人发白。即白头  ——《整理自网络》
如今 rú jīn
现在。《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唐 杜甫 《泛江》诗:“故国流清 渭 ,如今花正多。”《红楼梦》第七八回:“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那里捱得时刻呢?” 丁玲 《母亲》三:“ 曼贞 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故国(故國)gù guó
(1).历史悠久的国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2).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南宋 遗民词﹞多悽惻伤感,不忘故国。”
(3).本国;祖国。《战国策·燕策三》:“昔者, 柳下惠 吏於 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 柳下惠 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昔。”《花城》1981年第6期:“怕忘了自己是 中国 人,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4).故乡;家乡。 唐 曹松 《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施公墓志铭》:“祈归故国,草木华润;世韙其退,有考其进。”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十:“故国已随春日尽,鷓鴣声急使人愁。”
(5).旧都;古城。《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司马贞 索隐:“ 卫 之故国,盖 楚丘 也。”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迴。”
(6).从前的封邑。《汉书·孔光传》:“ 光 復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復故国 博山侯 。”  ——《漢語大詞典》
见人(見人)jiàn rén
(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
(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漢語大詞典》
民 mín《國語辭典》

民 [ mín ]

  1. 人、人類、百姓。如:「人民」、「平民」、「庶民」。《書經·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郭 guō《國語辭典》

郭 [ guō ]

  1. 城墙外再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三国演义·第二回》:「适督邮行部至县,玄德出郭迎接。」
  2. 物体的外部。《宋书·卷七五·颜竣传》:「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通「廓」。
  3. 姓。如唐代有郭子仪。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惊怕(驚怕)jīng pà
惊慌惧怕。 唐 杜甫 《姜楚公画角鹰歌》:“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摶空上九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你是吾一家人了,你只安心住着,自有好处。不要惊怕了。”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说与别人我担着惊怕,说与你们,我却千放心,万放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