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张煌言〔明代〕《满江红 步岳忠武王韵》
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
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几个 jǐ gè
少数的。例如:相对来说没有几个朋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如:由几个骑兵组成的卫队。 ——《漢語大詞典》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如:由几个骑兵组成的卫队。 ——《漢語大詞典》
孤忠 gū zhōng
(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口交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漢語大詞典》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漢語大詞典》
大义(大義)dà yì
(1).正道;大道理。《易·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旧唐书·李晟传》:“ 晟 亦同劳苦,每以大义奋激士心,卒无叛离者。”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八:“你不该因私情而忘大义,你不该阻止她回家去看她那患病的母亲。”
(2).夫妇之义,谓婚姻。 汉 秦嘉 《赠妇诗》之二:“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説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崔茂伯》:“少闻大人以我配君,不幸丧亡,大义不遂。”
(3).要义;要旨。《东观汉记·班固传》:“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莽 天凤 中,乃之 长安 ,受《尚书》,略通大义。” 唐 韩愈 《送牛堪序》:“以明经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 ——《漢語大詞典》
(2).夫妇之义,谓婚姻。 汉 秦嘉 《赠妇诗》之二:“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説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崔茂伯》:“少闻大人以我配君,不幸丧亡,大义不遂。”
(3).要义;要旨。《东观汉记·班固传》:“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莽 天凤 中,乃之 长安 ,受《尚书》,略通大义。” 唐 韩愈 《送牛堪序》:“以明经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 ——《漢語大詞典》
冰清 bīng qīng
(1).比喻德行高洁。《东观汉记·樊準传》:“ 樊準 字 幼陵 ,为别驾从事,临职公正,不发私书,世称冰清。”《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晋 左九嫔 《狂接舆妻赞》:“ 接舆 高絜,怀道行謡,妻亦冰清,同味玄昭,遗俗荣津,志远神辽。”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卷二引无名氏《题秋胡图诗》:“郎恩叶薄妾冰清,郎説黄金妾不譍。”《天雨花》第一回:“克遵祖训多礼法,闺门整肃是冰清。”
(2).形容诗句清新。 宋 梅尧臣 《乐掾自淮南回示新诗》:“ 淮南 歷览还 宣城 ,囊多佳句何冰清。” ——《漢語大詞典》
(2).形容诗句清新。 宋 梅尧臣 《乐掾自淮南回示新诗》:“ 淮南 歷览还 宣城 ,囊多佳句何冰清。” ——《漢語大詞典》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名-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烈 liè《國語辭典》
烈 [ liè ]
形- 威猛、强劲。《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后汉书·卷七○·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 刚直、正义。如:「烈士」。《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 严厉、严酷。《淮南子·齐俗》:「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汉·高诱·注:「烈,酷也。」
- 光明、显赫。《诗经·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国语·晋语九》:「君有烈名,臣无叛质。」三国吴·韦昭·注:「烈,明也。」
- 味道或成分很浓、很重。如:「烈酒」。唐·沈亚之〈梦游仙赋〉:「袭烈蕙之芳风,送丽音于辽耳。」
- 功业。《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 为正义而牺牲性命的人。如:「革命先烈」。
- 毒、祸害。《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
- 姓。如秦代有烈裔。
- 燃烧。《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明朝是汝父周年,自当来烈纸焚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