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豪鹰崱屴毛骨异,敢以凡鸟题门枢。

吴廷桢清代〕《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

璇源照夜凝冰壶,老蚌就掌生明珠。翠眉玉颊瞳点漆,人间又见徐卿雏。

去年汤饼会众客,郁葱佳气方充闾。走邀温峤辨英物,耳畔仿佛闻啼呼。

今来周晬露头角,矫矫自与群儿殊。豪鹰崱屴毛骨异,敢以凡鸟题门枢。

云屏翠幕好遮护,抱持保姆颜敷腴。图史百物罗左右,满堂坐展红氍毹。

排窗穴壁竞觇矕,亲戚笑问儿何须。径前握管随手抹,似寻字画摹之无。

诸馀玩好不挂眼,岂羡取印提戈殳。乃翁雅素耽词翰,吮毫舔墨勒咿唔。

儿生堕地有同嗜,端能读父盈车书。草牍方当等曼倩,临书且为留官奴。

几人有儿得宁馨,万金之产良非诬。我归责子坐叹息,提孩便已趋殊途。

朋来虽有四男子,森如立竹僵墙隅。懒惰总不好纸笔,召令吐记常含糊。

正应坐我老伏枥,顾后驹齿皆顽驽。韩子不免简教示,陶公终是分贤愚。

诗成聊复使之写,得不愧汗沾肌肤。生儿当如李亚子,尔曹碌碌何为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豪鹰崱屴毛骨凡鸟门枢

豪鹰(豪鷹)háo yīng
犹雄鹰。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代 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宋 王安石 《祭束向元道文》:“霜落之林,豪鹰儁鸇,万鸟避逃,直摩苍天。”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豪鹰崱屴毛骨异,敢以凡鸟题门枢。”  ——《漢語大詞典》
崱屴 zè lì
(1).高大峻险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崱屴嵫釐,岑崟崰嶷,駢巃嵸兮。” 李善 注:“皆高大峻嶮之貌。” 清 朱彝尊 《望摘星陀》诗:“蜿蜒众山伏,崱屴一峯挺。” 陈去病 《自居庸关南骑行入口漫成》诗:“从容一骑蹴平沙,崱屴羣山夹道遮。”
(2).挺拔貌。 唐 李商隐 《骄儿诗》:“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明 刘基 《题赵文敏公画松》诗:“交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豪鹰崱屴毛骨异,敢以凡鸟题门枢。”  ——《漢語大詞典》
毛骨 máo gǔ
(1).毛发与骨骼。 唐 刘禹锡 《桃源行》:“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 宋 陆游 《夜汲井水煮茶》诗:“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省。”
(2).谓人的骨相容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 祖士少 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復见如此人。”《晋书·元帝纪》:“ 琅邪王 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不説文章与门第,自然毛骨是公卿。”  ——《漢語大詞典》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 分开:离~。~居。
  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惊~。诧~。怪~。
敢 gǎn《國語辭典》

敢 [ gǎn ]

  1. 有膽識、毫不畏懼人的。如:「勇敢」、「果敢」。《荀子·非十二子》:「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
  1. 有膽量、不畏懼。如:「敢作敢當」。《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2. 表示冒昧。如:「敢請」。唐·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不勝慺慺之至,敢陳薦以聞。」《水滸傳·第一六回》:「敢問軍師用甚計策,賺得本人上山?」
  3. 豈。《左傳·昭公三十年》:「若得從君而歸,固臣之願也,敢有異心!」
  4. 莫非、大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你敢是不肯,故意將錢鈔哄我?」《水滸傳·第五三回》:「不是我,你敢錯認了!」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1.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4.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5.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1.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2.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5.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1.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1.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1.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3.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1.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3. 姓。如汉代有以彤。
凡鸟(凡鳥)fán niǎo
(1).普通的鸟。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褻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廐之下乘也。” 宋 曾巩 《鸿雁》诗:“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全不学凡鸟奔驰日夜劳,也不受人世弓和缴。他是守清虚,爱寂寥。”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来观葬。”
(2).“凤”的拆字。借指庸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嵇康 与 吕安 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 后来,值 康 不在, 喜 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喜 不觉,犹以为忻。故作‘凤’字,凡鸟也。”按,《说文》:“凤,神鸟也……从鸟,凡声。”拆开来就是“凡鸟”。这是 吕安 对 嵇喜 的讽刺。 喜 , 康 兄。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3).隐指“凤”字。《红楼梦》第五回:“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漢語大詞典》
题 ( 題 ) tí《國語辭典》

題 [ tí ]

  1. 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題,額也。」《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2. 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如:「標題」、「詩題」、「文題」。
  3.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如:「選擇題」、「試題」、「問答題」。
  4. 量詞。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1. 簽署、寫在上面。如:「題名」、「題詩」、「題字」。
  2. 述說。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題他做甚麼?」同「提 」。
门枢(門樞)mén shū
(1).门扇的转轴。《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视门枢下,当有白髮。” 颜师古 注:“枢,门扇所由开闭者也。”《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却又变作一个苍蝇儿,钉在门枢上。”
(2).借指门户。《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