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秋蝉鸣断续,如闻唱和余音。
李炳灵〔清代〕《临江仙 其二 入名同何少畲至临江庵听道士弹琴》
锦水生憎丝管俗,幽斋来听鼓琴。渔舟唱出晚风清。
沧浪含画意,尘世涤凡襟。
绿树秋蝉鸣断续,如闻唱和余音。焚香煮茗画愔愔。
神交方外定,妙趣静中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绿树(绿树)
唐 苏瑰 兴庆池侍宴应制 帷齐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 其五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唐 韩愈 岣嵝山 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唐 朱庆馀 送李馀及第归蜀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骈字类编》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 其五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唐 韩愈 岣嵝山 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唐 朱庆馀 送李馀及第归蜀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骈字类编》
秋蝉(秋蝉)
唐 岑参 送颜少府投郑陈州 出关策匹马,逆旅闻秋蝉。
唐 高适 送韩九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唐 李端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
唐 孟郊 北郭贫居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骈字类编》
唐 高适 送韩九 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唐 李端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
唐 孟郊 北郭贫居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骈字类编》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断续(斷續)duàn xù
时而中断,时而接续。 南朝 齐 王融 《巫山高》诗:“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於《高纪》则云语在《项传》,於《项传》则云事具《高纪》。”《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 白氏 歌这一曲,声气已是断续,好生喫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唱和 chàng hè
(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 晋 左思 《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鏗耾,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謡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謔浪。”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閔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漢語大詞典》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閔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漢語大詞典》
余音(餘音)yú yīn
(1).声音不绝。形容歌唱或演奏十分动听感人。 汉 张衡 《思玄赋》:“ 素女 抚絃而餘音兮, 太容 吟曰念哉。” 汉 王褒 《洞箫赋》:“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章尚餘音兮。”
(2).不绝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举声增慟,哀有餘音。”《老残游记》第十回:“那知瑟的妙用,也在左手,看他右手发声之后,那左手进退揉颤,其餘音也就随着猗猗靡靡,真是闻所未闻。” 赵朴初 《鹧鸪天·观马师曾红线女演〈关汉卿〉》词:“水泻餘音入梦流,词人心事付歌喉。”
(3).指尾音。 巴金 《寒夜》五:“余音相当长,这几句话显然是从她心里吐出来的。” 峻青 《黎明的河边·潍河上的春天》:“古钟的余音,仍然在平原上皇皇地震荡着。” ——《漢語大詞典》
(2).不绝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举声增慟,哀有餘音。”《老残游记》第十回:“那知瑟的妙用,也在左手,看他右手发声之后,那左手进退揉颤,其餘音也就随着猗猗靡靡,真是闻所未闻。” 赵朴初 《鹧鸪天·观马师曾红线女演〈关汉卿〉》词:“水泻餘音入梦流,词人心事付歌喉。”
(3).指尾音。 巴金 《寒夜》五:“余音相当长,这几句话显然是从她心里吐出来的。” 峻青 《黎明的河边·潍河上的春天》:“古钟的余音,仍然在平原上皇皇地震荡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