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掩 yǎn《國語辭典》
掩 [ yǎn ]
动- 遮蔽。《礼记·月令》:「君子齐戒,处必掩身。」《红楼梦·第五七回》:「三人听说,忙掩了口,不提此事。」
- 关闭。如:「虚掩房门」。《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席门常掩,三迳裁通。」唐·李白〈拟恨赋〉:「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
- 停止。汉·班昭〈女诫〉:「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人掩乐停音。」
- 袭击、偷袭。《史记·卷九○·彭越传》:「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隋书·卷七○·李密传》:「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陁众溃。」
绣阁(繡閣)xiù gé
亦作“綉阁”。 犹绣房。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绣,故称。 后蜀 欧阳炯 《菩萨蛮》词之四:“画屏绣阁三秋雨,香脣腻脸偎人语。” 宋 汪元量 《幽州除夜醉歌》:“银鸭香烘云母屏,綺窗绣阁流芳馨。” 鲁迅 《且介亭杂文·阿金》:“推开楼窗……却看见一个男人,望着 阿金 的绣阁的窗,站着。” ——《漢語大詞典》
镜台(鏡臺)jìng tái
见“ 镜臺 ”。
亦作“ 镜台 ”。 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初学记》卷二五引《魏武杂物疏》:“镜臺出 魏 宫中,有纯银参带镜臺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臺四。” 唐 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臺。”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翠翠》:“ 翠翠 婷婷嫋嫋,姣艷可人,而脂香粉泽迷离於镜台绣縵之閒。”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小姊姊穿着睡衣,站在镜台前,拢着头发。” ——《漢語大詞典》
亦作“ 镜台 ”。 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初学记》卷二五引《魏武杂物疏》:“镜臺出 魏 宫中,有纯银参带镜臺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臺四。” 唐 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臺。”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翠翠》:“ 翠翠 婷婷嫋嫋,姣艷可人,而脂香粉泽迷离於镜台绣縵之閒。”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小姊姊穿着睡衣,站在镜台前,拢着头发。” ——《漢語大詞典》
封 fēng《國語辭典》
封 [ fēng ]
名- 包好的或用來裝東西的紙袋。如:「賞封」、「信封」、「拆封」。
- 量詞。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如:「一封信」。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紅樓夢·第二回》:「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答謝甄家娘子。」
- 疆界。《左傳·僖公三十年》:「(晉)又欲肆其西封。」晉·杜預·注:「封,疆也。」
- 姓。唐代有封演。
- 密閉、緘合。如:「大雪封山」、「封住洞口」。《後漢書·卷六·順帝紀》:「而遠獻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還之。」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 封閉、禁止使用。如:「查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
- 限制。如:「故步自封」。
- 舊時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 聚土築墳。《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唐·孔穎達·正義:「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禮記·樂記》:「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
- 天子築壇祭天。《管子·地數》:「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
- 富厚、增加。《國語·楚語上》:「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三國吳·韋昭·注:「封,厚也。」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 圍棋中以破壞對手的通道而對其實施封鎖的下法。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