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好酸咸那可医,性灵淡泊谁能咀。
田园将芜归去来,欲行不行心徘徊,嗟我肉食非其才。
我不能蛴螬聚蠹食半李,蚂蚁分膻钻大槐。充肠亦自足藜藿,糊口何用辞蒿莱。
朔来岂屑一囊粟,隗始正慕千金台。安知饮啄已前定,命薄不受天栽培。
噫嘻,芸生柢地岂有殊根荄,彼荼此荠谁其主者纷安排。
不识我于禄籍注何等,异日饥驱饱卧今日安能猜?
今之人兮,但知李叔平翟子威。龙阳洲上藏木奴,鸿却陂中收芋魁。
君不见郑馀庆,整顿葫芦治宾篹,薛令之阑干,苜蓿充官斋。
仙厨鸾凤乃如此,而我离蔬释屩何为哉。稼夫学稼兼学圃,有田在吴身在鲁。
长镵大笠长相左,君自不归归亦许。我昔游姑苏,独倚金阊眺平楚。
半州绿水半州山,一寸黄金一寸土。当日荒台纵鹿游,于今列舍争蜂聚。
虎邱飒沓涌仙梵,鹤市掀豗閧屠酤。人声如潮沸子午,不习更桑习歌舞。
闹处但闻争璞鼠。桔槔那怪有机事,锄锸正愁无隙所。
但需负郭二百亩,未要封侯十万户。天悭独不畀区区,人满故难营膴膴。
岂知众人所弃君所取,聚族携孥远城府。雄才久蓄计然计,雌伏甘如处女处。
求田要作多田翁,治生原为养生主。从监河侯贷升斗,与洞庭君裂土宇。
兔园旧册种树篇,鸿宝新书井田谱。蓑衣箬笠长谢东诸侯,琅菜琼蔬待乞西王母。
种分白璧何累累,花散黄金亦栩栩。晚菘早韭足誇周,细菌寒匏那羡庾。
痴肥蓣菔易生儿,老辣芥姜应共祖。红丁簌簌绽蒌蒿,绿甲森森襁蒿苣。
葱挐龙爪蕨舒拳,苋挺狮头茄发乳。青黄碧绿难为名,芼炙烹羹胥听汝。
梦酣定不斗羊蔬,客至犹堪侑鸡黍。君不见庾郎食鲑二十七,太常斋期三百五。
天茁此徒佐鼎俎,强欲得之天不与。世人饕餮事口腹,口腹未甘心已苦。
岁租十县给初筵,日费万钱谋下箸。赌射呼奴解俊牛,过厅命侣推肥羜。
传餐新配五侯鲭,置驿远封千里脯。直分膏润丐三彭,自蓄腥昏招二竖。
齧肥岂独齿先亡,蕴毒将无脾半腐。嗜好酸咸那可医,性灵淡泊谁能咀。
豉香盐白最宜人,饮血茹毛终胜古。养贤何必尽大烹,食淡岂惟为小补。
真香融洽留齿牙,元气清虚还脏腑。已办冰壶作佳传,更从玉版参禅语。
久含此意何时吐,乐事行将与君赌。候鸟惊人呼九扈,可惜流光去如弩。
岂不怀归念终窭,安能缩地师壶公,从此栖山友巢父。
谁非沮溺徒,乃与绛灌伍,使我有田可芸门可杜。
胡不脱冠为履苴,笔研将来投一炬。吁嗟乎,刍狗文牺何足数,灌园叟,卖菜佣,闭门何地无英雄。
君不见邵平锄瓜东门外,杨恽种豆南山中。当时亦复肉五鼎、粟万钟,一跌遂与农夫同。
何若留侯辟谷从赤松,不然采芝径蹑东园公。可怜桃梗畏春雨,却忆莼菜惊秋风。
身无缰锁谁羁笼,驱之驱之吾欲东。人定不忧天不从,君其圃矣吾其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2).今多以指不良的爱好。 梁斌 《红旗谱》十二:“ 冯老兰 说:‘我这一辈子了,没妄花过一个大钱,没有半点嗜好!’” 巴金 《利娜》上:“不过对于他这样的人这是不够的,因为他在修道院里就得了喝烧酒找女人的嗜好。” ——《漢語大詞典》
(1).酸味和咸味。亦泛指烹调的佐料。《战国策·楚策四》:“﹝黄雀﹞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史记·礼书》:“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梅止於酸,盐止於咸,饮食不可无,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水浒传》第二九回:“ 武松 道:‘遮莫酸咸苦涩,是酒还须饮三碗。’”
(2).比喻人不同的爱好、兴趣。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 云夫 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 宋 苏轼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欲僦其地与元长老》诗:“暮年欲学 柳下惠 ,嗜好酸咸不相入。”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已喜涤瑕荡秽,知嗜好之别酸咸;洵宜腾茂蜚英,信诗书之为麴糵。” ——《漢語大詞典》
那 [ nà ]
形-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
- 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
那 [ nǎ ]
代-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
- 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
那 [ nèi ]
代-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
那 [ nā ]
名- 姓。如明代有那鉴。
那 [ nuó ]
动- 移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同「挪 」。
- 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汉·郑玄·笺:「那,多也。」
- 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汉·郑玄·笺:「那,安貌。」
- 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晋·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 〈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那〉,祀成汤也。」指颂扬祭祀汤王典礼的音乐和谐美盛之诗。本章二句为:「猗与那与,置我鼗鼓。」猗那二字连用,美盛之貌。与,兮也。置,树立也。鞉鼓,有柄的小鼓。
那 [ něi ]
代- 表示疑问。通「哪」。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可 [ kě ]
动-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 美好的。如:「可人儿」。
-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 参见「可汗 」条。
- 治病:~疗。~术。~务。~道。
- 治病的人:~士。~生。~德。
- 治病的科学:西~。中~。
(2).性情。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二:“有鸟有鸟毛似鹤,行步虽迟性灵恶。” 宋 徐铉 《病题》诗:“性灵慵懒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
(3).智慧,聪明。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初, 朱崖 李太尉 有乐吏 廉郊 者,师於 曹纲 ,尽 纲 之能。 纲 尝谓儕流曰:‘教授人亦多矣,未曾有此性灵弟子也。’”《红楼梦》第九一回:“你的性灵,比我竟强远了。怨不得前年我生气的时候,你和我説过几句禪话,我实在对不上来。” ——《漢語大詞典》
(2).清淡寡味。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 唐 李白 《大猎赋》:“曷若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觴。” 宋 欧阳修 《送杨闢秀才》诗:“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顷刻酒》:“初饮淡泊无味,顷之面颊发頳。”
(3).清贫寒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方纔老员外与安人的意思,嫌 张 家家事淡泊些,説道:‘除非 张 家官人中了科名,纔许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吾有桑枣园一所,茆屋数间,园边有田十亩,勤於树艺,尽可度日。倘足下不嫌淡泊,就此暂过几时何如?” 郭沫若 《历史人物·王安石》:“又租了别人房子居住,这足证他的生活很淡泊的。”
(4).指颜色浅淡或消褪。 唐 杜甫 《飞仙阁》诗:“寒日外淡泊,长风中怒号。”《红楼梦》第三八回:“蒂有餘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5).犹冷淡。《孔丛子·独治》:“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平山冷燕》卷二:“我不是这等淡泊他,他还要在此缠扰哩。”
(6).指生意清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杨 辞以生意淡泊,本利亏损,无囊可解。” ——《漢語大詞典》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能 [ néng ]
名-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咀 [ jǔ ]
动- 嚼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唼喋菁藻,咀嚼菱藕。」唐·柳宗元〈贞符诗·序〉:「饥渴牝牡之欲敺其内,于是乃知噬禽兽,咀果谷。」
- 品尝、玩味。《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下》:「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婴愤忍酷。」唐 ·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