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寄题分韵,倚屏山、颦眉妩。

钟筠清代〕《爪茉莉 寄如嫂方眉士

独坐纱窗,听风凄雨苦。雕栏外、云歌柳舞。兽炉烟袅,有谁共、知心密语。

又几回、漫托瑶琴,争奈琴心不许。

寄题分韵,倚屏山、颦眉妩。蓦地里、闲愁无数。花笺砑就,难写愁肠千缕。

细沈吟、试问愁来何处。为甚竟迷出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分韵屏山颦眉

寄 jì《國語辭典》

寄 [ jì ]

  1. 暂时的托身。《文选·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聊斋志异·卷三·连琐》:「何居里,久寄此间?」
  2. 托付、依附。如:「寄托」。《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3. 传达言语、书信、心意等。今多指透过邮递传送。如:「寄信」、「寄邮包」、「寄语白云」。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元·姚燧〈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1. 暂时依附的。如:「寄居」、「寄宿」、「寄食」。
  2. 临时委托的。如:「寄存」、「寄卖」。
  1. 非亲生关系的。如:「寄父」、「寄母」、「寄子」、「寄女」。
题 ( 題 ) tí《國語辭典》

題 [ tí ]

  1. 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題,額也。」《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2. 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如:「標題」、「詩題」、「文題」。
  3.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如:「選擇題」、「試題」、「問答題」。
  4. 量詞。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1. 簽署、寫在上面。如:「題名」、「題詩」、「題字」。
  2. 述說。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題他做甚麼?」同「提 」。
分韵(分韻)fēn yùn
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唐 白居易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分韵,有用韵,有和韵,有借韵,有协韵,有今韵,有古韵。”《天雨花》第二二回:“想当初未得病缠身,拈题分韵常酬和,如今还有甚何人?” 柳亚子 《南社纪略·我和南社的关系》:“这一天,是在 愚园 吃午饭的,酒酣以后,分韵赋诗,有些兴会淋漓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
倚 yǐ《國語辭典》

倚 [ yǐ ]

  1. 靠、斜靠。如:「倚门而望」。《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2. 依仗、仗恃。如:「倚势欺人」。《书经·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3. 偏斜、侧偏。如:「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4. 随著、配合。《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屏山 píng shān
(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 。”
(2).如屏之山。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
(3).指屏风。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漢語大詞典》
颦眉(顰眉)pín méi
皱眉。 晋 戴逵 《放达为非道论》:“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词:“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谁得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佳期喜到,日上纱窗晓,镜里顰眉欲扫,愁怀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  ——《漢語大詞典》
妩 ( 嫵 ) wǔ
妩 [ wǔ ]
  1. 〔~媚〕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