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后生竞传诵,心服非猊敬。

洪焱祖元代〕《次韵奉酬孟能静见贻之什

公生富贵家,被服同寒俊。一官成一集,诗学源流正。

后生竞传诵,心服非猊敬。岂惟言语工,先后典七郡。

鸱鸮怀好音,鸿雁托安定。纷华剧相攻,不战以道胜。

五十未为老,卧疴谢朝请。世议日以隘,强起宁肯更。

忆昨临新安,味同获亲近。一朝惊送别,桀黠共相庆。

顷余续州乘,特笔纪善政。岁晏客衢城,因风辱佳咏。

清时故将军,吾党大司命。后凋松柏姿,弥烈姜桂性。

彼昏冒宠荣,会有暗鬼侦。相期身后名,永与日星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后生传诵心服

后生(後生)hòu shēng
(1).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2).后嗣,子孙。《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寧,以保我后生。” 郑玄 笺:“王乃寿考且安,以此全守我子孙。”
(3).后辈,下一代。《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张天翼 《畸人手记·新与旧》:“﹝大舅﹞然后把那双不大灵活的眼珠盯着我,摆出一副奖励后生的脸色。”
(4).弟子,学生。《墨子·非儒下》:“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脩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 孙诒让 间诂:“后生亦弟子也。《耕柱篇》:‘ 耕柱子 遗十金于 墨子 ,曰:后生不敢死。’又云:‘后生有反 子墨子 而反者。’并弟子之称。” 元 耶律楚材 《再赓仲祥韵寄之》:“后生来从学,善诱能循循。”
(5).年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娘子花朶儿般后生,恁地会忘事?”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翻了身,我们都变得后生了,有甚好笑的?”
(6).年轻人;小伙子。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七:“三五痴后生,作事不真实。”《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年六十餘,自服丹药,容颜转少,如三十岁后生模样。”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小镇搬运队那个莽后生把板车丢在一边。”
(7).谓醒悟较晚。《韩诗外传》卷六:“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冥於得失。不知治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后生者,三年而復, 宋昭公 是也。’”
(8).来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清 黄遵宪 《山歌》:“人人要结后生缘,儂只今生结目前。”  ——《漢語大詞典》
竞 ( 競 ) jìng
竞 [ jìng ]
     ◎ 比赛,互相争胜:~争。~赛。~技。~选。
传诵(傳誦)chuán sòng
(1).流传诵读。 汉 王充 《论衡·正说》:“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 宋 苏轼 《范文正公文集叙》:“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其中《背影》一篇……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2).谓辗转流传称道。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第二节:“她的模范事迹在青年中被激情地传诵。”  ——《漢語大詞典》
心服 xīn fú
(1).衷心信服。《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据可验,令人不觉心服。”《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允礽 与其所属恣行乖戾,无所不至,遣使邀截 蒙古 贡使,攘进御之马,致 蒙古 俱不心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二九:“三姑,你说这话,就叫我不能心服了。莫非要我扒心给你看吗?”
(2).谓服心丧。即不着丧服而内心哀悼。《梁书·袁昂传》:“昔 马棱 与弟 毅 同居, 毅 亡, 棱 为心服三年。”  ——《漢語大詞典》
非 fēi《國語辭典》

非 [ fēi ]

  1. 不对的、不善的。如:「非分之想」。《书经·康诰》:「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庄子·盗跖》:「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
  2. 不同的。《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1. 以为不好、不对。《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2. 反对、诋毁。如:「以古非今」。《荀子·修身》:「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孝经·五刑章》:「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
  3. 不是。《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1. 不。如:「非同小可」、「非去不可」。《荀子·宥坐》:「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1. 过失、恶行。如:「为非作歹」、「明辨是非」。《庄子·盗跖》:「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2. 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如:「亚非地带」、「中非技术合作」。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非 [ fěi ]

  1. 诋毁、诽谤。《荀子·解蔽》:「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通「诽」。
猊 ní《國語辭典》

猊 [ ní ]

  1. 参见「[[狻猊]]」条。
敬 jìng《國語辭典》

敬 [ jìng ]

  1. 尊重。如:「敬重」、「敬老尊贤」。《论语·先进》:「门人不敬子路。」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君敬法则法行,君慢法则法弛。」
  2. 有礼貌的献上。如:「敬茶」、「敬酒」。《红楼梦·第五四回》:「又命宝玉:『也敬你姐姐一杯。』」
  1. 慎重、恭敬。如:「敬赠」、「敬贺」。《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宋·邢昺·疏:「居处恭谨,执事敬慎。」宋·苏轼〈答陈传道〉五首之四:「新旧诸诗,幸得敬览,不意余生,复见斯作。」
  1. 恭肃。《礼记·大学》:「为人臣,止于敬。」
  2. 表示敬意、谢意或祝贺之意的礼物。如:「喜敬」、「贺敬」、「节敬」。《后汉书 ·卷五三·周燮传》:「遣生送敬,遂辞疾而归。」《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和》:「便吩咐门子,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3. 姓。如唐代有敬元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