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郎君竞爽贤声起,老子尊安道味腴。

曹泾宋代〕《次胡馀学同年四首 其三

桃花柳絮及春敷,壹是浮轻匪壮图。幸有田耕并井饮,犹胜身屦与妻纑。

郎君竞爽贤声起,老子尊安道味腴。便是当年正考父,是间饘粥口堪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郎君竞爽贤声老子尊安道味

郎君 láng jūn
(1). 汉 制,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 张铣 注:“郎君为 炳 也…… 炳 父 宠 为大尉, 璩 尝事之,故呼曰郎君。”《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夷人懽喜,奉迎道路。曰:‘郎君仪貌类我府君。’”
(2).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忽一老媪扶杖出,顾生曰:‘何处郎君,闻自辰刻来,以至于今。’”
(3).称尚书郎。 唐 李商隐 《留赠畏之》诗之一:“郎君下笔惊鸚鵡,侍女吹笙弄凤凰。” 冯浩 注引《汉官仪》:“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4). 唐 代宫中内臣对太子的称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玄宗 ﹞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诛死,继嗣未定,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 力士 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復争!’”
(5). 金 宗室及贵臣的称谓。《宋史·吴璘传》:“ 璘 以书遗 金 将约战, 金 鶻眼 郎君以三千骑衝 璘 军, 璘 使 李师颜 以驍骑击走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靖康 初,﹝ 秦檜 ﹞为御史中丞…… 洪忠宣 自虏回,戏谓 檜 曰‘ 挞辣 郎君致意。’ 檜 大恨之。”
(6). 唐 代新进士的别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薛逢 ﹞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
(7).称自己的儿子或女婿。 唐 杨汝士 《贺筵占赠营妓》诗:“郎君得意及青春, 蜀 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疋,两头娘子谢夫人。”原题注:“《北里志》: 汝士 镇 东川 ,其子 知温 及第,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命人与红綾一疋。”《剪灯新话·金凤钗记》:“防御谓生曰:‘郎君父母既殁,道途又远,今既来此,可便于吾家宿食。’”
(8).妇女称夫或所爱恋的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京剧《孔雀东南飞》第四场:“[ 刘兰芝 :](走近 焦仲卿 ,温存地问他)郎君好容易请假回来,适才还是欢天喜地,忽然闷闷不乐,所为何来?”  ——《漢語大詞典》
竞爽(競爽)jìng shuǎng
(1).精明强干。《左传·昭公三年》:“ 齐 公孙灶 卒。 司马灶 见 晏子 曰:‘又丧 子雅 矣。’ 晏子 曰:‘惜也, 子旗 不免,殆哉! 姜 族弱矣,而 嬀 将始昌。二 惠 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 姜 其危哉!’” 林尧叟 注:“ 子雅 、 子尾 皆 齐惠公 之孙。竞,彊也;爽,明也。言 子雅 、 子尾 二 惠 彊明,犹可以为国。” 清 钱谦益 《嘉定金氏寿宴序》:“室有晤言之妇;家有竞爽之子。”
(2).媲美;争胜。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虽 张 曹 争论於 汉 朝, 荀 挚 竞爽於 晋 世,无以仰模渊旨,取则后昆。”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 嫦娥 竞爽。”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启》:“而 松筠 题 清白轩 诗及 芝兰公 题 温泉 之作,皆佳丽有奇气,可谓竞爽也。” 清 钱谦益 《〈历朝应制诗〉序》:“ 延陵 两 吴 君以弘文硕学,竞爽词林。”  ——《漢語大詞典》
贤声(賢聲)xián shēng
贤明的名声。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明 李开先 《送王杏里上京改任》诗:“歷官籍籍著贤声,藩臬迟迴半此生。” 清 吴锡麒 《消夏第四集分得咏史乐府·夫人城》:“刺吏著威名,阿母有贤声。”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老子 lǎo zi
(1).老年人自称。犹老夫。《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康 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晋书·庾亮传》:“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词:“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水浒传》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吃酒?”
(2).对老年人的泛称。《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益贵重,增兵二千人”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寧 ﹞因夜见 权 , 权 喜曰:‘足以惊骇老子(指 曹操 )否?’” 唐 白居易 《晚起闲行》诗:“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元 秦简夫 《东堂老》楔子:“如今老了,人家就叫我做东堂老子。”
(3).父亲的俗称。《宋书·孝义传·潘琮》:“儿年少,自能走,今为老子不走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在 南郑 ,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
(4).自高自大的人自称。一般人亦用于气忿或开玩笑的场合。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办正事,你这不点儿大的小东西,也要来打岔。” 巴金 《憩园》十二:“你敢动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酱不姓 赵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老子这张嘴么,就这样,说是要说的,吃也是要吃的。”
(5).相传为 春秋 时期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姓 李 名 耳 ,字 耼 ,故亦称 老耼 。著《道德经》五千言,亦名《老子》,为道教的经典著作。
(6).古星官名。《晋书·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错乎五纬之间。”《晋书·天文志中》:“老子星色淳白,然所见之国,为饥为凶,为善为恶,为喜为怒。”  ——《漢語大詞典》
尊安 zūn ān
(1).尊贵安泰。《管子·版法解》:“凡人君所以尊安者,贤佐也。”《史记·苏秦列传》:“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士心闓懌,国势尊安。”
(2).犹大安。书信中的问候语。  ——《漢語大詞典》
道味 dào wèi
(1).佛道教义之真意。《世说新语·方正》“昔尝与 元 明 二帝、 王 庾 二公周旋”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晋 元 明 二帝,游心玄虚,託情道味。” 唐 崔融 《报李少府书》:“夕饱儒珍,朝充道味。” 宋 周邦彦 《汴都赋》:“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圣泽,而意犹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穷日月之盈昃,寻天潢之流派。”
(2).超凡出世的情志。 唐 李乂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 汉 珠留道味, 江 璧返真源。” 元 杨载 《题广寒龙先生诗卷》诗之三:“古来闻有列仙儒,栖宿巖峦道味腴。”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故世味不澹者,道味不浓;熟处不生者,生处不熟。”
(3).指文章的内容与文辞的色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赞曰:篇统间关,情数稠叠。原始要终,疎条布叶,道味相附,悬绪自接。”  ——《漢語大詞典》
腴 yú《國語辭典》

腴 [ yú ]

  1. 肥沃。如:「膏腴之地」。《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腴地尽入富家,瘠者乃付贫户。」
  2. 丰满。如:「丰腴」。唐·白行简《李娃传》:「未数月,肌肤稍腴,卒岁,平愈如初。」
  1. 肥肉。《文选·枚乘·七发》:「犓牛之腴,菜以笋蒲。」《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膳无鲜腴,惟豆羮粝饭而已。」
  2. 猪狗的肠胃。《礼记·少仪》:「君子不食圂腴,小子走而不趋,举爵则坐立饮。」唐·孔颖达·正义:「腴,猪犬肠也。」
  3. 油脂。汉·王充《论衡·艺增》:「稻粱之味,甘而多腴。」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六首之一:「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
  4. 富裕之境。《晋书·卷六九·周𫖮传》:「伯仁凝正,处腴能约。」唐·孟浩然〈赠萧少府〉诗:「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