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沿流陟崔巍,飞翠眉边落。

刘正谊清代〕《山游限韵

越峰万叠清,高与苍穹薄。烟云互隐现,盘郁列岩壑。

兹山卧南隅,芙蓉擎千萼。两崖界清溪,石发细可擢。

沿流陟崔巍,飞翠眉边落。危磴空际悬,修绠差相若。

翻疑太古初,神工巧空凿。纡回得平衍,心目悠然拓。

古杀围松杉,疏钟度寥廓。山僧宿所谐,不厌逢迎数。

妙谛竖拂诠,尘襟汲泉濯。卓午日影圆,幽奇导我索。

老藤蛟虬盘,怪石虎豹攫。湍激金铁撞,禽喧丝竹作。

岚封洞杳冥,藓蚀碑斑驳。奋力蹑崇冈,忘疲循略彴。

海气忽吹来,天风唳孤鹤。视听乃一新,斯游良可乐。

归途眷林峦,斜阳红半角。揽胜有前期,更订山灵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沿流崔巍边落

沿流 yán liú
(1).谓顺流而下。《南史·何尚之传》:“能见杀者君也,能拒詔者僕也。君不能见杀,政有沿流之计耳。”
(2).沿袭流传。 明 李贽 《东土达磨》:“絶言忘句,玄酒太羹,子孙千亿,沿流不絶,为法忘躯,可谓知所重矣。”  ——《漢語大詞典》
陟 zhì《國語辭典》

陟 [ zhì ]

  1. 登高、爬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陟岵瞻望,惟日为岁。」
  2. 升迁、进用。《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崔巍 cuī wēi
(1).高峻,高大雄伟。《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王逸 注:“崔巍,高貌。” 唐 杨炯 《青苔赋》:“灵山偃蹇,巨壁崔巍。”《西游记》第三六回:“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 郭沫若 《武汉长江大桥》诗:“ 黄鹤楼 将要增加它的崔巍, 晴川阁 将要增加它的静美。”
(2).指高峻的山。 清 陈维嵩 《江城子·春雨新晴过吴城西禅寺次云臣南水赋》词:“千寻佛阁倚崔巍,眺 胥臺 ,漫生哀。”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翠 cuì《國語辭典》

翠 [ cuì ]

  1. 翠鸟的简称。《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2. 绿色的玉。参见「[[翡翠]]」条。如:「珠翠」。《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驱。」
  3.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深青色颜料。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4. 比喻美女、妓女。如:「倚翠偎红」、「翠绕珠围」。
  5. 姓。如汉代有翠鸳鸯。
  1. 用翠羽装饰的。如:「翠衾」、「翠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翠帷,建羽盖。」
  2. 青绿色的。如:「翠柏」、「翠楼」、「草木苍翠」。
眉 méi《國語辭典》

眉 [ méi ]

  1. 人的前額與上眼瞼連接處,橫形高超生有細毛的部分。如:「眉毛」、「八字眉」、「橫眉豎眼」、「舉案齊眉」。
  2. 泛稱上端為「眉」。如:「書眉」。
  3. 姓。如春秋時代有眉間尺。
边落(邊落)biān luò
边地村落。泛指边境地区。 宋 苏轼 《答曾子宣书》之二:“自公之西,有识日望詔还,岂独契爱之末,边落寧肃,公岂久外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