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龙骧(龍驤)lóng xiāng
(1).亦作“ 龙襄 ”。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 ,跨制 淮 梁 。” 颜师古 注:“襄,举也。” 唐 杨巨源 《观打球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清 徐文元 《春日阅武召百官诣南苑》诗:“龙驤万骑军麾转,鵠立千官拜舞同。”
(2).骏马。 唐 杜牧 《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
(3).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 。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八:“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 龙驤 出峡来!” 王琦 注引《晋书·武帝纪》:“ 咸寧 五年十一月大举伐 吴 ,遣龙驤将军 王濬 、广武将军 唐彬 率 巴 蜀 之兵浮 江 而下。” 明 徐渭 《寿中军某侯帐词》:“惟愿绩流 燕石 ,名茂 龙驤 。”
(4).指画家 顾恺之 。 唐 温庭筠 《赠李将军》诗:“不学 龙驤 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閒云。” 曾益 等注:“《画苑》:‘ 顾愷之 善画山水,仕至龙驤将军,每大醉始命笔,人称奇絶。’”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初捧兵符分虎竹,再衔使命驭龙驤。”
(6).指大船。 晋 龙骧将军 王濬 为伐 吴 曾造大船。 宋 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诗:“龙驤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清 赵翼 《大风从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诗:“我来正值游江閧,万斛龙驤莫敢动。” 严复 《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参阅《晋书·王濬传》。 ——《漢語大詞典》
(2).骏马。 唐 杜牧 《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
(3).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 。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八:“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 龙驤 出峡来!” 王琦 注引《晋书·武帝纪》:“ 咸寧 五年十一月大举伐 吴 ,遣龙驤将军 王濬 、广武将军 唐彬 率 巴 蜀 之兵浮 江 而下。” 明 徐渭 《寿中军某侯帐词》:“惟愿绩流 燕石 ,名茂 龙驤 。”
(4).指画家 顾恺之 。 唐 温庭筠 《赠李将军》诗:“不学 龙驤 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閒云。” 曾益 等注:“《画苑》:‘ 顾愷之 善画山水,仕至龙驤将军,每大醉始命笔,人称奇絶。’”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初捧兵符分虎竹,再衔使命驭龙驤。”
(6).指大船。 晋 龙骧将军 王濬 为伐 吴 曾造大船。 宋 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诗:“龙驤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清 赵翼 《大风从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诗:“我来正值游江閧,万斛龙驤莫敢动。” 严复 《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参阅《晋书·王濬传》。 ——《漢語大詞典》
振旅 zhèn lǚ
(1).谓整队班师。《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闐闐。” 毛 传:“入曰振旅,復长幼也。” 孔颖达 疏引 孙炎 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入则尊老在前,復常法也。”《汉书·陈汤传》:“臣与吏士共诛 郅支单于 ,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 颜师古 注:“师入曰振旅。” 唐 皇甫冉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 黄香 省闥登朝去, 杨僕 楼船振旅归。”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设官置防,布置粗定,然后振旅入塞,返其故镇。”
(2).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於 宋 。”《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今 楚 而敢伐 徐 ,则以不救 黄 而覘 桓公 之不能矣。公能於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 ——《漢語大詞典》
(2).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於 宋 。”《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今 楚 而敢伐 徐 ,则以不救 黄 而覘 桓公 之不能矣。公能於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动-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吴会(吴會)wú huì
(1). 秦 汉 会稽 郡治在 吴县 ,郡县连称为 吴会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吴会》:“ 西汉 时 会稽 郡治本在 吴县 ,时俗以郡县连称,故云 吴会 。”
(2).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 。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 ,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 ,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 ,府治前有 吴会坊 。” ——《漢語大詞典》
(2).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 。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 ,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 ,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 ,府治前有 吴会坊 。” ——《漢語大詞典》
伏波 fú bō
(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漢語大詞典》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漢語大詞典》
楼船(樓船)lóu chuán
亦作“ 楼舩 ”。
(1).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亦代指水军。《史记·平準书》:“是时 越 欲与 汉 用船战逐,乃大修 昆明池 ,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餘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汉书·严助传》:“﹝ 南海王 ﹞后復反,会天暑多雨,楼舩卒水居击櫂,未战而疾死者过半。”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西晋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 西晋 ,一本作“ 王濬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只剩咱一营江上守,正防着战马北来骤,忽报楼船入 浦口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平地或多马的地方多骑军,叫做‘车骑’;近水的地方多训练水军,叫做‘楼船’。”
(2).指有楼饰的游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簫悲远天。” 明 徐渭 《奉侍少保公宴集龙游之翠光岩》诗:“楼船几日下 钱塘 ?胜地临江綺席张。”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 秦淮 游舫,不施窓幕,彼姝鲜乘舟者,竞渡则有楼船。” ——《漢語大詞典》
(1).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亦代指水军。《史记·平準书》:“是时 越 欲与 汉 用船战逐,乃大修 昆明池 ,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餘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汉书·严助传》:“﹝ 南海王 ﹞后復反,会天暑多雨,楼舩卒水居击櫂,未战而疾死者过半。”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西晋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 西晋 ,一本作“ 王濬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只剩咱一营江上守,正防着战马北来骤,忽报楼船入 浦口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平地或多马的地方多骑军,叫做‘车骑’;近水的地方多训练水军,叫做‘楼船’。”
(2).指有楼饰的游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簫悲远天。” 明 徐渭 《奉侍少保公宴集龙游之翠光岩》诗:“楼船几日下 钱塘 ?胜地临江綺席张。”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 秦淮 游舫,不施窓幕,彼姝鲜乘舟者,竞渡则有楼船。” ——《漢語大詞典》
清海
五代史职方考广州曰清海 ——《骈字类编》
妖 yāo《國語辭典》
妖 [ yāo ]
形- 妩媚、艳丽。《文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宋·苏轼〈牡丹记叙〉:「盖此花见重于世三百余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之观美。」
- 装束奇怪、仪态不庄重。《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见她……卷著大宽的桃红袖子,妖气妖声,怪模怪样的问了那女子一声。」
- 违反自然常理的事物或现象。《左传·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唐·元稹〈酬刘猛见送〉诗:「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
- 传说中奇怪反常而能害人的东西,多具有法术,能作各种变化。《西游记·第一七回》:「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邪怪为妖,入山洞穴中捉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