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凭高(憑高)píng gāo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漢語大詞典》
亦作“ 凭高 ”。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漢語大詞典》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動-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動- (一)2.4.之讀音。
-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名-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 富裕。如:「富足」。
-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副- 过分。参见「足恭 」条。
春光好 chūn guāng hǎo
(1). 唐 教坊曲名。相传 唐玄宗 因赏春景,命击羯鼓,吹玉笛,而成此调。后演为词调。因 宋 晏几道 词有“伴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句,改名《愁倚阑令》、《愁倚阑》、《倚阑令》。见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2).词牌名。即《喜迁莺》。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即《喜迁莺》。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峰头 fēng tóu
1.亦作\"峰头\"。
2.峰顶。 ——《漢語大詞典》
2.峰顶。 ——《漢語大詞典》
结草(結草)jié cǎo
(1).《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 有嬖妾,无子。 武子 疾,命 颗 ( 武子 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 颗 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 杜回 躓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后因以“结草”为受厚恩而虽死犹报之典。《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魂而有知,结草以报。” 宋 苏轼 《到惠州谢表》:“精诚未泯,空餘结草之忠。” 明 张景 《飞丸记·怜儒脱难》:“愿他早配公侯,簪缨奕世。我生当啣环,死当结草。”
(2).扎草。《孔丛子·问军礼》:“然后将帅结草自缚,袒右肩而入。”《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 三国 魏 曹操 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
(3).构造简陋的茅屋。《后汉书·李恂传》:“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耕巖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一庵祖师傍,异日亲结草。” ——《漢語大詞典》
(2).扎草。《孔丛子·问军礼》:“然后将帅结草自缚,袒右肩而入。”《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 三国 魏 曹操 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
(3).构造简陋的茅屋。《后汉书·李恂传》:“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耕巖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一庵祖师傍,异日亲结草。” ——《漢語大詞典》
庐 ( 廬 ) lú
庐 [ lú ]
- 房舍:茅~。~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b.庐舍和坟墓)。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