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虽变迁,由东不移易。
年华迫老大,生意近萧瑟。陆沈海外仙,潦倒沟中瘠。
何意今年冬,艮男添一画!秋柳发傍稊,晚荔挺偏侧。
赤足卢仝婢,累骑阮咸息。我有望子心,素无誉儿癖。
未卜贤与愚,敢期过于轼!今者溷伧荒,生才亦何益!
愿汝为贩脂,可以供索悉!但我重诗书,斯文留一脉。
海东虽变迁,由东不移易。区区盼添丁,时时望雄特。
等时汉子孙,而今沦外域。童子执干戈,庶几卫社稷。
汝生在今兹,中原纷鼎革。俟汝长大时,祖邦或保赤。
陶侃本庶支,壮志起宗祐。愿汝作雄飞,补予为退鹢!
时势趋夷风,愿汝守孔泽!汝生喜呱呱,我名戒赫赫。
汝祖有馀庆,汝辈食旧德。曩年痛幼殇,心酸泪沾臆。
今年添幼孩,心快梦生翼。姆养在西家,非同康乐匿。
他日携归来,有兄能汝惜!汝在三母间,俱看为拱璧。
未知作阮孚,聊应呼谢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海东(海東)hǎi dōng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变迁(變遷)biàn qiān
情况的变化转移。《新唐书·崔玄暐传》:“ 开元 二年詔:‘ 玄暐 、 柬之 , 神龙 之初,保乂王室,姦臣忌焉,謫殁荒海,流落变迁,感激忠义。’” 明 李贽 《和韵》之八:“沧海桑田几变迁,深深海底好扬鞭。” 刘半农 《〈诗选〉自序》:“一层是要借此将我十年以来环境的变迁与情感的变迁留下一些影子。” ——《漢語大詞典》
由 yóu《國語辭典》
由 [ yóu ]
名- 原因。如:「事由」、「原由」、「理由」。《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
- 机会、机缘。《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久仰芳名,无由亲炙。」
- 途径、方法。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游日记二》:「而溪崖亦悬嵌,无由上跻。」
- 姓。如秦代有由余。
- 遵循、听从。《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听任、任凭。如:「信不信由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 走、经过。《孟子·离娄上》:「舍止路而不由,哀哉。」《宋史·卷三一困·范仲淹传》:「鄜、延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 践行。《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 自、从。表示所从出。如:「言不由衷」、「由北到南」。《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 因为。表示原因。如:「由于」、「咎由自取」。《书经·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 表示凭借。如:「人体是由很多细胞组织而成的。」
- 属、归。表示职责范围的画分。如:「这个案子是由我负责承办。」
- 于。表示所在。《书经·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东 ( 東 ) dōng
东 [ dōng ]
-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 请客出钱的人:作~。
- 姓。
不移
论语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疏上智圣人不可移之使为恶下愚之夫不可移之使强贤顾应祥诗沧桑有更变久要谅不移 ——《韵府拾遗 支韵》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形-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