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苏舜钦宋代〕《和邻几登繁台塔

孝王有遗墟,寥落千年馀。今为太常宅,复此繁华都。

踊甓冠旧丘,西人号浮图。下镇地脉绝,上与烟云俱。

我来历初级,穰穰瞰市衢。车马尽蝼蚁,大河乃污渠。

跻攀及其颠,四顾万象无。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俄思一失足,立见糜体躯。投步求自安,不暇为他谟。

平时好交亲,岂复能邀呼。举动强自持,恐为众揶揄。

一身虽暂高,争如且平居。君子不倖险,吾将监诸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迥然尘坌顿觉襟抱

迥然 jiǒng rán
亦作“逈然”。
(1).卓越不群貌。《北齐书·孝昭帝纪》:“﹝帝﹞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唐 岑参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诗:“夫子廊庙器,逈然青冥姿。” 明 李贽 《渔父》:“观其鼓枻之歌,迥然清商,絶不同调。” 清 吴敏树 《书文中子〈中说〉后》:“ 王通 , 隋 季之贤士也。其天资学力,固迥然出於 魏 、 晋 、 六朝 之人。”
(2).犹孑然。孤独貌。《陈书·姚察传》:“卿迥然一身,宗奠是寄,毁而灭性,圣教所不许。”
(3).形容差得很远。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如近日 蜀 本《东都故事·赵普传》与正史迥然如两人,正史几可废。” 明 沈榜 《宛署杂记·铺行》:“户部题覆,看得 大兴县 市廛稠密, 宛平县 舖面稀少,岁徵行银,逈然多寡不类。”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 清 明 两代的官服迥然不相同。”  ——《漢語大詞典》
尘坌(塵坌)chén bèn
(1).灰尘,尘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
(2).尘俗;世俗之人。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 宋 苏舜钦 《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明 宋濂 《兰隐亭记》:“ 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
(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 李大妈 是也,本係 剑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 长安 。” 明 屠隆 《昙花记·辞家访道》:“烟姿霞韵,也应知生来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尘坌。”  ——《漢語大詞典》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1.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2.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3.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顿觉(頓覺)dùn jué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漢語大詞典》
襟抱 jīn bào
(1).襟怀抱负。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彼草莱稚子,齠齔童儿……安能犯騶驾,凌襜帷,首触威严,自陈襟抱?”《旧唐书·忠义传下·庾敬休》:“ 敬休 姿容温雅,襟抱夷旷,不饮酒茹荤,不邇声色。” 清 汪懋麟 《题金碧堂为赵银台玉峰》诗:“主人襟抱本洞达,虚窗之外围短垣。”《安徽文艺》1977年第1期:“补天手,中流柱,辅乾坤,忠心耿耿,襟抱坦荡絶纤尘。”
(2).喻指水流交会处。 唐 韩愈 《汴州东西水门记》:“维 汴州 河水自中注,厥初距河为城,其不合者诞置联锁於河,宵浮昼湛,舟不潜通。然其襟抱亏疏,风气宣洩,邑居弗寧,讹言屡腾。”  ——《漢語大詞典》
舒 shū《國語辭典》

舒 [ shū ]

  1. 伸展。如:「舒手舒脚」、「舒眉弄眼」。
  2. 宣泄、抒发。如:「舒怀」。《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忱菀而莫达。」《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 迟缓、从容不迫。《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唐·柳宗元〈游黄溪记〉:「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2. 安适、舒畅。如:「舒泰」、「舒服」。《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1. 姓。如唐代有舒元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