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

佚名先秦〕《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保

天保 tiān bǎo
谓上天保佑,使之安定。《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郑玄 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后引申指皇统、国祚。《史记·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 殷王受 。’” 张守节 正义:“ 武王 答 周公 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 殷紂 之恶。”《宋书·武帝纪中》:“我 世祖 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一说保,保斗,为古代车盖中心轴端部件。天保,借指天之中枢北极星,引申指人世政治中心,如京邑、国都。参阅 陆宗达 《训诂简论》。  ——《漢語大詞典》
定 dìng《國語辭典》

定 [ dìng ]

  1. 确切的、不改变的。如:「定理」、「定义」、「定律」、「定局」、「定论」。
  2. 不动的。如:「定产」、「定业」。
  3. 规定的。如:「定量」、「定时」、「定期」。
  1. 固定、使固定。如:「定住」、「定影」。
  2. 使平静、使稳固。如:「平定」、「安邦定国」。
  3. 使确定、不更改。如:「底定」、「决定」、「否定」、「裁定」。
  4. 约定、订立。如:「定约」、「制定」、「订定」。
  1. 究竟、到底。表疑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唐·李白〈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2.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无疑」。唐·杜甫〈寄高适〉诗:「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
  1. 姓。如明代有定伯安。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卓~。率~(轻易地)。
俾 bǐ《國語辭典》

俾 [ bì ]

  1. 使。如:「俾能自立」。《左传·成公十三年》:「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2. 服从。《书经·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文选·汉武帝·贤良诏》:「日月所烛,罔不率俾。」

俾 [ ​bēi ]

  1. (一)​之又音。
戬 ( 戩 ) jiǎn
戬 [ jiǎn ]
  1. 剪除,剪灭。
  2. 尽:~谷(尽善,吉祥语)。
  3. 福。
穀 gǔ《國語辭典》

穀 [ gǔ ]

  1. 糧食作物的總稱。如:「百穀」、「五穀」。《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唐·顏仁郁〈農家〉詩:「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
  2. 俸祿。《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漢·毛亨·傳:「戩,福也。穀,祿也。」《孟子·滕文公上》:「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祿不平。」
  3. 姓。如漢代有穀思。
  1. 養育。《戰國策·齊策六》:「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三國魏·曹植〈賞罰令〉:「穀千駑馬,不如養一驥。」
  2. 生存、生長。《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發昔夢於木禾兮,穀崑崙之高岡。」
  1. 美善的。《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管子·禁藏》:「氣情不營,則耳目穀,衣食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