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骆宾王唐代〕《早发淮口望盱眙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岸昏蜃气潮满鸡声

岸昏
唐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骈字类编》
涵 hán《國語辭典》

涵 [ hán ]

  1. 水泽多。如:「涵泽」。《说文解字·水部》:「涵,水泽多也。」
  1. 浸润、湿润。《说文解字·水部》「涵」字·清·段玉裁·注:「涵,所受润泽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2. 包容、容纳。如:「包涵」、「海涵」。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3. 沉潜、潜水。参见「涵淹」、「涵泳」等条。
  1. 涵洞的简称。如:「桥涵」。
蜃气(蜃氣)shèn qì
亦作“蜄气”。 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蜄气象楼臺,广野气成宫闕然。”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遥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视沉浮,疑诸蜃气,夕復显晦,乍若潜火。”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会母》:“谩委蛇 淄青 道,万里晴光重照,会见波恬蜃气销。”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在那辽阔间也许有长春的岛屿,如蜃气所成的楼阁。”  ——《漢語大詞典》
潮满(潮滿)cháo mǎn
潮平。 唐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诗:“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鷄声。” 唐 刘禹锡 《金陵怀古》诗:“潮满 冶城 渚,日斜 征虏亭 。”  ——《漢語大詞典》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鸡声(鸡声)
唐 刘禹锡 桃源行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
唐 罗隐 早发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
宋 陈造 检旱宿香云 鸡声不贷拥被温,又控罢骖陵险阻。
元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一 鸡声未动发南楼,涧水随人向北流。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