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宋玉先秦〕《神女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略微精采相授

目 mù《國語辭典》

目 [ mù ]

  1. 眼睛。如:「耳聪目明」、「鱼目混珠」、「赏心悦目」、「眉清目秀」。《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 条款、细则。如:「项目」、「条目」、「细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
  3. 列在书本前供方便查寻的条文。如:「书目」、「篇目」、「目次」、「四库全书总目」。
  4. 名称、标题。如:「品目」、「名目」、「题目」。
  5. 首领。如:「头目」。
  6. 生物学中分类的阶层名称。如:「界、门、纲、目、科、属、种。」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称呼。《谷梁传·隐公元年》:「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略微 lüè wēi
犹稍微。 巴金 《秋》一:“ 觉民 的愤怒略微平静下去。” 曹禺 《雷雨》第二幕:“ 周繁漪 :我请你略微坐一坐。”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此外就剩下一个 石永公 ,倒是个党员,还略微能写能算。”  ——《漢語大詞典》
眄 miǎn《國語辭典》

眄 [ miǎn ]

  1. 斜视。《乐府诗集·卷三九·相和歌辞十四·古辞·艳歌行》:「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清。」
  2. 泛指望、看。唐·李冶〈感兴〉诗:「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
精采 jīng cǎi
亦作“ 精彩 ”。
(1).精神;神采。《文选·宋玉〈神女赋〉》:“目略微盼,精彩相授。” 李善 注:“精神光采相授与也。”《晋书·慕容超载记》:“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俄而 文皇 到来,精采惊人,长揖而坐。” 鲁迅 《彷徨·祝福》:“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2).犹文采。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二》:“若文字有骨气,虽精采差减,正亦自佳。”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 紓 视 復 又弥下,辞无涓选,精采襍污,而更浸润 唐 人小説之风。”《唐人小说·李卫公靖》 汪辟疆 按语:“文中叙行雨一段,极有精采。”参见“ 文采 ”。
(3).光辉。 宋 杨万里 《题韩亭韩木》:“至今南斗无精彩,只放文星一点光。”《全元散曲·集贤宾·忆佳人》:“悬明镜月华精彩,撒残棋星斗斜横。”《红楼梦》第七六回:“ 贾母 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説:‘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
(4).形容事物佳妙出色。《朱子语类》卷八三:“《国语》《左传》似出一手,然《国语》使人厌看,如 齐 、 楚 、 吴 、 越 诸处又精采。” 明 唐顺之 《与顾箬溪书》:“僕意欲明公於紧要处提掇一二作法源头出来,使后世为数学者识其大者得其义,识其小者得其数,则此书尤更觉精采耳。”  ——《漢語大詞典》
相授 xiāng shòu
(1).互相授受。《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
(2).相传授。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弟子以次相授,鲜有覩其面者。”《景德传灯录·商那和修》:“昔 如来 以无上法眼藏付嘱 伽叶 展转相授而至於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