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

李弥逊宋代〕《十样花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百花休谩妒。
陌上风光浓处。繁杏枝头春聚。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红梅何足数。
陌上风光浓处。日暖山樱红露。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流莺偏嘱付。
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数。吹愁何处去。
陌上风光浓处。最是海棠风措。翠袖衬轻红,盈盈泪,怨春去。黄昏微带雨。
陌上风光浓处。自有花王为主。富艳压群芳,蜂蝶戏,燕莺语。东君都付与。
陌上风光浓处。红药一番经雨。把酒绕芳丛,花解语。劝春住。莫教容易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待得春来香销凝伫

待得 dài de
等到。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宋 范成大 《元日马上二绝》之二:“待得江风欺老病,何如閒健一蓑归。”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漢語大詞典》
春来(春来)
唐 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唐 王涯 宫词三十首 其二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唐 杜牧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
唐 李山甫 柳十首 其一 春来不忍登楼望,万架金丝著地娇。
唐 白居易 忆江南 其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骈字类编》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1.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2.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3.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4.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5.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7.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8.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1.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2.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3.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4.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5.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香销(香销)
唐 乔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 茎枯花谢枝憔悴,香销色尽花零落。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墨润冰文茧,香销蠹字鱼。
唐 武元衡 经严秘校维故宅 香销芸阁闭,星落草堂空。
唐 顾非熊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
《韵府拾遗 萧韵》:李商𨼆诗金殿香销闭绮笼玉壶传点咽铜龙韩偓春昼诗肤清臂瘦衫薄香销  ——《骈字类编》
减 ( 減 ) jiǎn
减 [ jiǎn ]
  1.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价。~员。缩~。削~。偷工~料。
  2. 降低程度,衰退:~轻。~弱。~少。~色。~产。~免。~缓。
态 ( 態 ) tài
态 [ tài ]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
  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凝伫 níng zhù
凝伫。 宋 柳永 《鹊桥仙》词:“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竚,暮烟寒雨,望 秦 楼何处?” 元 程景初 《醉太平》曲:“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竚。”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一章:“方凝竚间,忽注目纱帘之下,陈设甚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