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陈抟占却一半山,不复梦周公旦。

未知作者元代〕《【中吕】朝天子_尽教,便了


  尽教,便了,□尔纵横闹。纱笼影里马头高,早雪拥蓝关道。休喜休欢,休
烦休恼,只争个迟共早。比甘罗不小,比太公未老,须有日应心道。
  一悭,二奸,困煞英雄汉。陈抟占却一半山,不复梦周公旦。雨笠烟蓑,星
驰云栈,利和名自古难。这番,上杆,休□了梯儿看。
  尽教,便了,彼各休相笑。正沙堤稳稳马头高,又贬上潮阳道。休喜休欢,
休烦休恼,只争个迟共早。比太公未老,比甘罢又不小,此一梦何时觉。
  杜康,醉乡,竹叶樽琼花酿。人生三万六千场,既有限谁无恙。眨眼秋霜,
飞来头上,趁春光倒玉觞。唤将,四娘,燕子舞莺儿唱。
  画堂,绮窗,玉错落金波酿。春风枉羡杜韦娘,试听宣娥唱。月窟新声,云
鬟宫样,怎禁他粉黛香。这场,醉乡,勒留住山中相。
  楚阑,小蛮,锦瑟调银筝按。西园公子兴未阑,盏到休辞惮。明月帘栊,疏
星河汉,倚红楼十二阑。夜寒,烛残,酒尽后人方散。
  紫袍,战袍,送了些活神道。不比农夫有下梢,不识长安道。耕种锄刨,无
烦无恼,卧东窗日影高。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 嘲妓家匾食
  白生生面皮,软溶溶肚皮,抄手儿得人意。当初只说假虚皮,就里多葱脍。
水面上鸳鸯,行行来对对,空团圆不到底。生时节手儿上捏你,熟时节口儿里嚼
你,美甘甘肚儿内知滋味。 嘲人穿破靴
  两腮,绽开,底破帮儿坏。几番修补费钱财,还不彻王皮债。不敢大步阔行,
只得徐行短迈,怕的是狼牙石龟背阶。上台基左歪右歪,又不敢着楦排,只好倒
吊起朝阳晒。 志感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人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
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
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
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
都不及鸭青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占却一半梦周公旦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抟 ( 摶 ) tuán
抟 [ tuán ]
  1. 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泥球。~纸团。
  2. 凭借:“~扶摇而直上”。
占却(占却)
毛滂词百花何处避芳尘独自将春占却  ——《韵府拾遗 药韵》
一半 yī bàn
二分之一。亦以表示约得其半。 唐 李白 《短歌行》:“ 麻姑 垂两鬢,一半已成霜。”《宋史·河渠志七》:“故 秦淮 无泛滥之患。今一半淤塞为田,水流不通,若不惜数亩之田,疏导之以復古跡,则其利尤倍。” 曹禺 《日出》第一幕:“ 竹均 ,我看你这两年的生活已经叫你死了一半。”
一大片。《汉书·李陵传》:“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 遮虏鄣 者相待。” 颜师古 注:“半读曰判。判,大片也。时冬寒有冰,持之以备渴也。”  ——《漢語大詞典》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1.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2. 同「復 」(一)​。

复 [ fòu ]

  1. 同「復 」(二)​。
梦周(夢周)mèng zhōu
语出《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梦见周公。” 孔子 仰慕 周公 ,至形于梦寐。后以“梦周”为缅怀先贤之词。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 周 ?” 南朝 梁简文帝 《请尚书左丞贺琛奉述制旨毛诗义表》:“故 东鲁 梦 周 ,穷兹删採。”  ——《漢語大詞典》
公旦 gōng dàn
指 周公 旦 。 汉 王粲 《从军》诗:“昔人从 公旦 ,一徂輒三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重以 公旦 多材,振其徽烈,剬《诗》《颂》,斧藻群言。”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故《周官》非肇制於 公旦 ,父子积思,以成斯业,信其勤精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