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

韦应物唐代〕《游灵岩寺

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不知临绝槛,乃见西江流。
吴岫分烟景,楚甸散林丘。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
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
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关塞重轸故园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1.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2. 区域。如:「地方」、「远方」。
  3.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4.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5.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6.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7.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8.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9.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2.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3.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1.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2.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悟 wù《國語辭典》

悟 [ wù ]

  1. 明白、觉醒。如:「觉悟」、「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2. 启发他人使其觉悟。汉·崔骃〈达旨〉:「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杨万里传》:「臣闻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
  1. 姓。如汉代有悟明极。
关塞(關塞)guān sāi
(1).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 汉 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 匈奴 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2).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关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 董卓 ,远隔 关 塞 ,不知存否, 幽州 牧 刘虞 ,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 胡三省 注:“ 关 塞 ,谓 函谷关 、 桃林塞 也。”  ——《漢語大詞典》
眇 miǎo《國語辭典》

眇 [ miǎo ]

  1. 瞎了一只眼。亦指全盲。《南史·卷一二·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
  2. 凝注、细视。《汉书·卷一○○·叙传上》:「若乃牙、旷清耳于管弦,离娄眇目于豪分。」唐·颜师古·注:「眇,细视也。」
  1. 幽远、高远。《楚辞·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唐·韩愈〈合江亭〉诗:「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2. 微小、卑微。《庄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汉书·卷七·昭帝纪》:「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
重轸(重轸)
韦应物诗方悟关塞𦕈重轸故园愁  ——《韵府拾遗 轸韵》
故园(故園)gù yuán
(1).旧家园;故乡。 唐 骆宾王 《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前蜀 贯休 《淮上逢故人》诗:“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 元 倪瓒 《桂花》诗:“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毛泽东 《到韶山》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2).古旧的园苑。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