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温庭筠唐代〕《西陵道士茶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涧花入井水味香,
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乳窦溅溅通石绿尘春江

乳窦(乳竇)rǔ dòu
(1).石钟乳洞。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旋渊抱星汉,乳竇通海碧。” 宋 陆游 《寄隐士》诗:“乳竇寒犹滴,巖扉夜不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一》:“秉炬东南入,乳竇初隘,渐进愈宏放。”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松炬厌明灭,乳竇惊青红。”
(2).泉眼。 唐 元结 《说洄溪招退者》诗:“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竇流清泉。” 清 姚鼐 《虎跑泉观东坡诗刻》诗:“神功虎穴作龙湫,乳竇 杭州 与 润州 。”  ——《漢語大詞典》
溅溅(濺濺)jiān jiān
(1).流水声。《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 黄河 流水鸣溅溅。” 唐 白居易 《引泉》诗:“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 宋 欧阳修 《送陈经秀才序》:“然 伊 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
(2).水疾流貌。 南朝 梁 沈约 《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一本作“ 浅浅 ”。 唐 李端 《山下泉》诗:“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石梁茅屋在湾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明 何景明 《河水曲》:“河水何溅溅,暮采河边兰。” 清 陈廷敬 《分流水送人北归》诗:“ 分流水 ,流溅溅,行人到此寂无语,别泪滴作分流泉。”
(3).泛指液体疾溅貌。 元 柳贯 《李老谷闻子规》诗:“响入树窅窅,啼垂血溅溅。”  ——《漢語大詞典》
通石 tōng shí
孔公蘖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孔公蘖》﹝释名﹞引 苏恭 曰:“此蘖次於钟乳,状如牛羊角,中有孔通,故名通石。”  ——《漢語大詞典》
脉 ( 脈 ) mài/mò《國語辭典》
  1. 「脈 」的異體字。
绿尘(緑塵)lǜ chén
(1).绿色尘末。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薇帐逗烟生緑尘,金翘峨髻愁暮云。”
(2).喻茶叶末。 宋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黄金碾畔緑尘飞,紫玉甌心雪涛起。”
(3).指麯表面所生绿色毛状的菌。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1.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2.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3.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4.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5. 姓。如汉代有草中。
  1.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2.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3.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4.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1.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1.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春江 chūn jiāng
(1).春天的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 富春江 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1.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2.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3.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4.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5.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6.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7.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2.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1.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1. 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