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景云(景雲)jǐng yún
祥云;瑞云。《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生,龙举而景云属。”《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凤鸣朝阳,龙翔景云。” 李善 注:“《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景云出。’ 孙柔之 曰:‘一名庆云。’《文子》曰:‘景云光润。’”《旧唐书·睿宗纪》:“其日,景云见。” ——《漢語大詞典》
元 yuán《國語辭典》
元 [ yuán ]
名- 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元等于十角。如:「十元」、「五十元」。通「圆」。
- 代数式中,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为「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 朝代名。参见「元朝 」条。
- 姓。如唐代有元稹。
- 为首的。如:「元凶」、「元首」。
- 开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
- 大的。《书经·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
- 善的。《书经·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迺贞吉之元符。」
- 基本的。如:「元素」。
纪 ( 紀 ) jì/jǐ
纪 [ jì ]
- 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
-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
- 法度:~律。违法乱~。
-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
- 姓。
升 shēng《國語辭典》
升 [ shēng ]
動- 由下而上。如:「升旗」、「升官」、「升級」。唐·白居易〈祭盧虔文〉:「名因 文著,位以才升。」
- 登。《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升等於十合。也稱為「公升」。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坤(☷)上。表示亨通之義。
- 姓。如南朝宋有升元。
太一 tài yī
亦作“ 太乙 ”。
(1).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 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彊为之(名),谓之太一。” 唐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诗:“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2).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孔子家语·礼运》:“夫礼必本於太一。” 王肃 注:“太一者,元气也。”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夷夏论》:“道法则采饵芝英,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纳新。” 唐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3).天神名。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醮诸神,礼 太一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 天一 、 太一 ,北极神之别名。”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昨夜子时已朝 太一 矣。”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一:“仙人 太乙 祀 东莱 ,不信 蓬 瀛 此地开。”
(4).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极二。因离北极星最近,故 隋 唐 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星经》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南朝 梁 沈约 《梁雅乐歌·皇雅二》:“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 元 张可久 《折桂回·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曲:“镇 钱塘 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綉袞生春。”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三:“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参阅《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上》。
(5).山名。《文选·张衡〈西京赋〉》:“於前则 终南 太一 。” 李善 注:“《汉书》曰: 太一山 ,古文以为 终南 。《五经要义》曰: 太一 一名 终南山 ,在 扶风 武功县 。此云 终南 太一 ,不得为一山明矣。盖 终南 ,南山之总名。 太一 、一山之别号耳。”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漢語大詞典》
(1).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 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彊为之(名),谓之太一。” 唐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诗:“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2).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孔子家语·礼运》:“夫礼必本於太一。” 王肃 注:“太一者,元气也。”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夷夏论》:“道法则采饵芝英,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纳新。” 唐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3).天神名。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醮诸神,礼 太一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 天一 、 太一 ,北极神之别名。”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昨夜子时已朝 太一 矣。”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一:“仙人 太乙 祀 东莱 ,不信 蓬 瀛 此地开。”
(4).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极二。因离北极星最近,故 隋 唐 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星经》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南朝 梁 沈约 《梁雅乐歌·皇雅二》:“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 元 张可久 《折桂回·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曲:“镇 钱塘 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綉袞生春。”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三:“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参阅《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上》。
(5).山名。《文选·张衡〈西京赋〉》:“於前则 终南 太一 。” 李善 注:“《汉书》曰: 太一山 ,古文以为 终南 。《五经要义》曰: 太一 一名 终南山 ,在 扶风 武功县 。此云 终南 太一 ,不得为一山明矣。盖 终南 ,南山之总名。 太一 、一山之别号耳。”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