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沙鸥(沙鷗)shā ōu
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 唐 孟浩然 《夜泊宣城界》诗:“离家復水宿,相伴赖沙鸥。”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清 黄景仁 《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十余里》诗:“如云帆影去復来,似雪沙鸥聚还散。” ——《漢語大詞典》
翔集 xiáng jí
(1).众鸟飞翔而后群集于一处。语出《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翔集而不择木者,必有离罻之禽矣。”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详察泛采。翔,通“ 详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夫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 ——《漢語大詞典》
(2).详察泛采。翔,通“ 详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夫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 ——《漢語大詞典》
锦鳞(錦鱗)jǐn lín
(1).鱼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戏锦鳞而夕映,曜绣羽以晨过。”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明 卓尔堪 《近青堂》诗:“独向晴江破寂寥,锦鳞泼剌戏春潮。”
(2).指传说中的鲤鱼。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二折:“指望待跃锦鳞,过 禹 门,纔是俺男儿发愤,终有日际会风云。”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乘桃浪,跃锦鳞,一声雷动过 龙门 。”参见“ 锦鲤 ”。
(3).见“ 锦鳞书 ”。 ——《漢語大詞典》
(2).指传说中的鲤鱼。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二折:“指望待跃锦鳞,过 禹 门,纔是俺男儿发愤,终有日际会风云。”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乘桃浪,跃锦鳞,一声雷动过 龙门 。”参见“ 锦鲤 ”。
(3).见“ 锦鳞书 ”。 ——《漢語大詞典》
游泳(遊泳)yóu yǒng
(1).人或动物在水中游行。《晏子春秋·问下十五》:“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北史·隋纪下·炀帝》:“见二大鸟,高丈餘,皜身朱足,游泳自若。”
(2).借指水中动物。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亦比喻自在地活动。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三:“要知道,我们是在敌人的心脏里游泳啊!”
(3).涵濡;浸润。 唐 柳宗元 《为长安等县耆寿乞奏复尊号状》:“某等伏以生长明时,游泳皇泽,鼓腹且知於帝力,食毛敢忘於君恩。” 清 王棻 《与友人书》:“ 杜甫 氏知其然也,故其为诗也,导源於《风》《雅》,游泳乎《离骚》,浸淫乎 汉 魏 ,汎滥於六朝,而以己之为海焉。”
(4).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人在水中用各种不同的姿势划水前进。 陶行知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有时, 道静 也顺着海边走下去。而且不止一次地又走到了海滨的游泳地方。”
(1).游泳。人或动物在水中游行。《隋书·炀帝纪下》:“见二大鸟,高丈餘,皜身朱足,游泳自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砚》:“﹝ 陈皋 ﹞用以贮水……砚之中有一鯽,长寸许,游泳可爱。”
(2).濡涵,浸润。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 山谷 则专以抝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水中动物。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亦比喻自在地活动。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三:“要知道,我们是在敌人的心脏里游泳啊!”
(3).涵濡;浸润。 唐 柳宗元 《为长安等县耆寿乞奏复尊号状》:“某等伏以生长明时,游泳皇泽,鼓腹且知於帝力,食毛敢忘於君恩。” 清 王棻 《与友人书》:“ 杜甫 氏知其然也,故其为诗也,导源於《风》《雅》,游泳乎《离骚》,浸淫乎 汉 魏 ,汎滥於六朝,而以己之为海焉。”
(4).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人在水中用各种不同的姿势划水前进。 陶行知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有时, 道静 也顺着海边走下去。而且不止一次地又走到了海滨的游泳地方。”
(1).游泳。人或动物在水中游行。《隋书·炀帝纪下》:“见二大鸟,高丈餘,皜身朱足,游泳自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砚》:“﹝ 陈皋 ﹞用以贮水……砚之中有一鯽,长寸许,游泳可爱。”
(2).濡涵,浸润。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 山谷 则专以抝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