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人还自笑,出口谈治乱。
苏轼〔宋代〕《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
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
我笑刘伯伦,醉发蓬茅散。
二豪苦不纳,独以锸自伴。
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贤,自结两重案。
笑人还自笑,出口谈治乱。
一生溷尘垢,晚以道自盥。
无成空得懒,坐此百事缓。
仄闻顿夫子,讲道出新贯。
岂无一尺书,恐不记庸懦。
陋邦贫且病,数米铢称炭。
惭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馆。
袖中出子诗,贪读酒屡暖。
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
我笑刘伯伦,醉发蓬茅散。
二豪苦不纳,独以锸自伴。
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贤,自结两重案。
笑人还自笑,出口谈治乱。
一生溷尘垢,晚以道自盥。
无成空得懒,坐此百事缓。
仄闻顿夫子,讲道出新贯。
岂无一尺书,恐不记庸懦。
陋邦贫且病,数米铢称炭。
惭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馆。
袖中出子诗,贪读酒屡暖。
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動-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出口 chū kǒu
(1).出言;张口。《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宋 梅尧臣 《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诸君竟相先,出口论莫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出口落笔,吟诗作赋,清新俊雅。” 王西彦 《病人》:“ 郝立明 先生站住脚,对他们惊异地张望着,不禁出口叹羡道:‘唉,农家乐!真是农家乐!’”
(2).通向外面的口、道。 宋 梅尧臣 《慈姥矶下》诗:“且待风色廻,出口始浩荡。” 丁玲 《韦护》第一章:“他很快的朝那胡同的出口处奔去,而且在心中也犹自蕴蓄着一种不平。”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象憋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激冲出去。”
(3).把货物运往国外或外地。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土货税重洋货轻,此法已难相抵制。况持岁价两相较,出口货惟十之二,入口岁赢二千万,曷怪民财日穷匱。”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因为敌人的封锁,使得我们的货物出口发生困难。”
(4).谓船只驶出港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官兵出口后,自 黑山门 、 遮放 以内,仍照例安设台站,备递文报至军前。” 茅盾 《色盲》:“ 赵女士 惘然望着一条出口的大轮船,似乎始终没有留意到 林白霜 他们的谈话。”
(5).谓出边塞关口。 明 于谦 《安民疏》:“即今又蒙钦命总兵官 武清侯 石亨 、都指挥 杨信 等统领大军,分投出口巡边。”《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一出口连个住处没有,一天一二百地,好容易盼到站了,得住那个恶臭的蒙古包。”
(6).流放犯人于口外。《清会典·刑部·充军地方》:“无票出口例发 辽阳 安插者,改为杖一百,流三千里。”《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将来他三人的罪名,重则杀头,轻则出口,断无轻恕之理。” ——《漢語大詞典》
(2).通向外面的口、道。 宋 梅尧臣 《慈姥矶下》诗:“且待风色廻,出口始浩荡。” 丁玲 《韦护》第一章:“他很快的朝那胡同的出口处奔去,而且在心中也犹自蕴蓄着一种不平。”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象憋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激冲出去。”
(3).把货物运往国外或外地。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土货税重洋货轻,此法已难相抵制。况持岁价两相较,出口货惟十之二,入口岁赢二千万,曷怪民财日穷匱。”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因为敌人的封锁,使得我们的货物出口发生困难。”
(4).谓船只驶出港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官兵出口后,自 黑山门 、 遮放 以内,仍照例安设台站,备递文报至军前。” 茅盾 《色盲》:“ 赵女士 惘然望着一条出口的大轮船,似乎始终没有留意到 林白霜 他们的谈话。”
(5).谓出边塞关口。 明 于谦 《安民疏》:“即今又蒙钦命总兵官 武清侯 石亨 、都指挥 杨信 等统领大军,分投出口巡边。”《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一出口连个住处没有,一天一二百地,好容易盼到站了,得住那个恶臭的蒙古包。”
(6).流放犯人于口外。《清会典·刑部·充军地方》:“无票出口例发 辽阳 安插者,改为杖一百,流三千里。”《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将来他三人的罪名,重则杀头,轻则出口,断无轻恕之理。” ——《漢語大詞典》
谈 ( 談 ) tán
谈 [ tán ]
- 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恳~。洽~。漫~。~笑风生。
- 言论,听说的话:笑~。无稽之~。传为美~。
- 姓。
治乱(治亂)zhì luàn
(1).安定与动乱。《书·君牙》:“民之治乱在兹。”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观其诚伪知其治乱,观其轻重知其兴亡。”
(2).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继絶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达治乱之要者,遏将来之患。”《前汉书平话》卷上:“陛下圣文神武,治乱安危。” ——《漢語大詞典》
(2).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继絶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达治乱之要者,遏将来之患。”《前汉书平话》卷上:“陛下圣文神武,治乱安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