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业昔未有,志士独往吾何讥。
南昌城中潘令宅,清逸楼高二千赤。斜飞四角河汉躔,密排万瓦鸳鸯碧。
楼中至乐无人知,扫尽寰区别名迹。霜华吹月雁横空,湖水浸天秋一色。
橹声断,渔歌起,西山却在芦花里。行客纷纷嗟白头,缨尘不解沧浪洗。
爱君年少先拂衣,古人归去无今时。上有明明垂衣之尧舜,下有错落戴主之皋夔。
湟中不用一箫取,缭绕驿道通犍为。更看牧马天山草,澡心雪耻幽燕儿。
朝廷大业昔未有,志士独往吾何讥。陶彭泽,阮步兵,回首晋道方飘零。
丝桐欲弹悲思盈,岂如潘令逢升平。倚栏一醉弦索鸣,红绡燃蜜烂华星,玉人舞彻东方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朝廷 cháo tíng
亦作“ 朝庭 ”。
(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邢昺 疏:“朝廷,布政之所。”《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阿房宫赋》:“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 为堂室。”
(2).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闻,愈贤 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 黯 过於平生。”《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并州 牧 董卓 被徵,将兵入 洛阳 ,陵虐朝庭。”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庭有知己。”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瑞,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庭,固不若其蒙翳於榛莽荒草之中也。” 柯灵 《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最使这个封建朝廷伤脑筋的,是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老百姓造反的消息。”
(3).借指帝王。《东观汉记·朱遂传》:“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朝廷之於 伯通 ,恩亦厚矣。”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云:‘朝廷者,不敢指斥君,故言朝廷。’”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殿上金佛》:“朝廷每受朝时,置一金佛于寳座香案上,当其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方纔 香君 回家,也説朝廷偷走。”
(4).朋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皇帝缘心□□,便问 催子玉 :‘卿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否?’ 催子玉 □□(答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庭。’帝曰:‘卿既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情分如何?’ 子玉 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廷已来,□□ 管 鲍 。’” 蒋礼鸿 通释:“‘知己朝庭’就是知己朋友,所以 催子玉 用‘ 管 鲍 ’来比喻他和 李乹风 的交情。” ——《漢語大詞典》
(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邢昺 疏:“朝廷,布政之所。”《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阿房宫赋》:“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 为堂室。”
(2).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闻,愈贤 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 黯 过於平生。”《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并州 牧 董卓 被徵,将兵入 洛阳 ,陵虐朝庭。”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庭有知己。”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瑞,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庭,固不若其蒙翳於榛莽荒草之中也。” 柯灵 《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最使这个封建朝廷伤脑筋的,是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老百姓造反的消息。”
(3).借指帝王。《东观汉记·朱遂传》:“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朝廷之於 伯通 ,恩亦厚矣。”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云:‘朝廷者,不敢指斥君,故言朝廷。’”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殿上金佛》:“朝廷每受朝时,置一金佛于寳座香案上,当其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方纔 香君 回家,也説朝廷偷走。”
(4).朋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皇帝缘心□□,便问 催子玉 :‘卿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否?’ 催子玉 □□(答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庭。’帝曰:‘卿既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情分如何?’ 子玉 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廷已来,□□ 管 鲍 。’” 蒋礼鸿 通释:“‘知己朝庭’就是知己朋友,所以 催子玉 用‘ 管 鲍 ’来比喻他和 李乹风 的交情。” ——《漢語大詞典》
大业(大業)dà yè
(1).大功业,大事业。《易·繫辞上》:“盛德大业,子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孔颖达 疏:“於行谓之德,於事谓之业。”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三者备矣,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正天下之大名,建天下之大业,能事毕矣。”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等到事情急了,他们又都抛弃了人民逃到外国去了,--不来帮着人民共负大业。”
(2).谓帝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唐 胡曾 《阿房宫》诗:“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前汉书平话》卷上:“自古丧大业宗禋者,其所斩有由矣。”
(3).谓高深的学业。《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 ——《漢語大詞典》
(2).谓帝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唐 胡曾 《阿房宫》诗:“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前汉书平话》卷上:“自古丧大业宗禋者,其所斩有由矣。”
(3).谓高深的学业。《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 ——《漢語大詞典》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形-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形-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未有 wèi yǒu
(1).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 古公亶父 ,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史记·魏公子列传》:“ 如姬 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梁书·许懋传》:“且 燧人 以前至 周 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水浒传》第二一回:“﹝ 宋江 ﹞在这里做押司,只是客居……敢怕是未有家室。”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之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兇,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诫世者。”
(2).谓尚未成形。《史记·律书》:“圣人知天地识之别,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 张守节 正义:“从有,谓万物形质也。未有,谓天地未形也。” ——《漢語大詞典》
(2).谓尚未成形。《史记·律书》:“圣人知天地识之别,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 张守节 正义:“从有,谓万物形质也。未有,谓天地未形也。” ——《漢語大詞典》
志士 zhì shì
有远大志向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閒。” 唐 雍裕之 《早蝉》诗:“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元 刘诜 《送范主一宪郎》诗:“庸夫老邱里,志士轻山川。” 丁西林 《妙峰山》第四幕:“他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是一个抗战的英雄。” ——《漢語大詞典》
独往(獨往)dú wǎng
(1).犹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 李善 注:“ 淮南王 《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 司马彪 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 唐 杜甫 《雨》诗:“浮俗何万端,幽人有高步。 庞公 竟独往, 尚子 终罕遇。”参见“ 独往独来 ”。
(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宋 苏轼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二:“不是溪山曾独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值大事之阽危,则能悍然独往,以为生民请命。” ——《漢語大詞典》
(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宋 苏轼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二:“不是溪山曾独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值大事之阽危,则能悍然独往,以为生民请命。” ——《漢語大詞典》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代-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 參見「吾吾 」條。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讥 ( 譏 ) jī
讥 [ jī ]
- 讽刺,挖苦:~讽。~评。~笑。~诮。冷~热嘲。
- 查问,察问。
- 指责,非议:~议。~弹(tán )(指责,抨击)。
- 规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