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秋江潋滟开明镜,湘女窥帘晓妆靓。

尤秉元清代〕《芙蓉映水曲

秋江潋滟开明镜,湘女窥帘晓妆靓。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艳质临江映。

江水盈盈未易求,相思空望夕阳楼。西风一夜生南浦,零落红衣入暮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江潋滟开明湘女晓妆

秋江
唐 杜甫 秋兴八首 其四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唐 刘禹锡 秋江早发 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二八二 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  ——《骈字类编》
潋滟(瀲灩,瀲灧)liàn yàn
亦作“ 瀲灎 ”。
(1).水波荡漾貌。《文选·木华〈海赋〉》:“浟湙瀲灩,浮天无岸。” 李善 注:“瀲灎,相连之貌。”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佶栗金虯石潭古,勺陂瀲灎幽修语。” 唐 方干 《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诗:“势横緑野苍茫外,影落平湖瀲灩间。”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湖光瀲灩接晴空,山色有无中。”
(2).水满貌。泛指盈溢。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其色瀲灩於颜间,其声发而为文章。”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金杯瀲灩晓粧寒,国色天香胜牡丹。” 明 唐寅 《题画》诗:“秋老芙蓉一夜霜,月光瀲灩荡湖光。”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陆姑救易》:“鬱金瀲灩光生彩,请君宽饮开怀。”
(3).光耀貌。 唐 卢纶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树色参差緑,湖光瀲灩明。”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楔子:“色笼茐,光瀲灩。”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初照瀲灎黄金波,团圆白玉盘青天。”
瀲灧:1.水波荡漾貌。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范仆射故宅》诗:“瀲灧故池水,苍茫落日暉。” 宋 司马光 《龙女祠更相酬和》诗:“荷花折尽不归去,瀲灧扁舟不易胜。”
(2).水满貌。 宋 欧阳澈 《玉楼春》词之二:“香丝篆裊一帘秋,瀲灧十分浮蚁緑。” 明 李梦阳 《上元访杜炼师》诗:“玉杯瀲灧赤玛瑙,织罽四角银麒麟。”
(3).光耀貌。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一坐遂尽如秋天夜晴,月色瀲灧,则秋毫皆得睹。” 碧野 《汉水滔滔》:“这丰富的水量使 江汉平原 波光潋滟。”   ——《漢語大詞典》
开明(開明)kāi míng
(1).通达,明智。《史记·五帝本纪》:“ 尧 曰:‘谁可顺此事?’ 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 张守节 正义:“开,解而达也。” 唐 李邕 《大照禅师塔铭》:“生而茂异,长而开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旂叟 号 西堂先生 ,开明练达,遇事如破竹。”
(2).使开通、明智。 汉 扬雄 《法言·问道》:“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 汪荣宝 义疏:“‘开明’即发矇之意,言开矇以为明也。”
(3).清醒,明白。《三国志·蜀志·张翼传》“高祖父司空 浩 ,曾祖父 广陵 太守 纲 ,皆有名迹”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 婴 ( 张婴 )虽为大贼,起於狂暴,自以为必死,及得 纲 言,旷然开明,及辞还营。” 宋 陈亮 《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其不得见于世,则圣贤之命脉犹在,而人心终有时而开明也。”《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此时 武帝 心地不知怎地忽然开明,就省悟前世 黄復仁 、 童小姐 之事。”
(4).政治、社会清明、文明;不黑暗,不野蛮。《世说新语·雅量》“ 嵇中散 临刑东市”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 严复 《原强》:“于五洲殊种,由狉榛蛮夷,以至著号开明之国,挥斥旁推,什九罄尽。”
(5).思想开通,不顽固不保守。 邓子恢 张鼎丞 《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 蓝玉田 部队尚未得到正式番号,军饷无着,他们都需要地方革命势力的支持,便伪装出一副开明的面孔。”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爹呀,你真开明。 姜同志 说你是开明人士呢。自动献山峦献地,又免费教学。”
(6).天色由暗转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盐神暮輒来宿,旦化为虫,羣飞蔽日,天地晦暝,积十餘日, 廪君 因伺便射杀之,天乃开明。”亦指敞亮,明亮。 清 孙嘉淦 《南游记》:“至圣墓,有红墙环立,墙中草树愈密,修榦丛薄,侧不容人,而景色开明,初无幽阴之气。”
(7).开列清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定买办》:“即开明实价,当堂具领给发。”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有何罪愆,一一开明。”
(8).方言。明白地,无保留地。 冯雪峰 《柳影》:“我这时微微听到她母亲决意要我家在她十八岁这年和我并亲。我的祖父母开明和我说的时候,我说要结婚也得到我二十五岁;那时她须二十三岁,许多人都知道她是等待不到那个时候的。”
(9).指启明星。《大戴礼记·四代》:“《诗》云:‘东有开明。’” 孔广森 补注:“金星附日而见,昏曰长庚,晨曰开明。今《诗》字为启明,如记或 汉 避 孝景 讳改。”
(10).见“ 开明兽 ”。
(11).传说中的古帝名。任古 蜀国 相,后为 蜀 王。《太平御览》卷五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望帝 自以德不如,以国禪与 鳖令 ,为 蜀王 ,号曰 开明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会有水灾,其相 开明 决 玉垒山 以除水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来敏 《本蜀论》曰: 荆 人 鳖令 死,其尸随水上, 荆 人求之不得, 鳖令 至 汶山 下復生,起见 望帝 …… 望帝 立以为相。时 巫山 峡而 蜀水 不流,帝使 鳖令 凿 巫峡 通水, 蜀 得陆处, 望帝 自以德不若,遂以国禪,号曰 开明 。”  ——《漢語大詞典》
镜 ( 鏡 ) jìng
镜 [ jìng ]
  1.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
  2.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
  3. 监察,借鉴:~戒。
  4. 照耀:“荣~宇宙”。
湘女
唐 李白 望夫石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骈字类编》
窥 ( 窺 ) kuī
窥 [ kuī ]
  1.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帘 ( 簾 ) lián《國語辭典》

帘 [ lián ]

  1. 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2. 布幔或竹片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如:「門帘」、「窗帘」、「竹帘」。同「簾 」。
晓妆(曉粧)xiǎo zhuāng
亦作“ 晓粧 ”。
(1).晨妆。 唐 沈佺期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诗:“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空极宵梦,寧逢晓粧。”
(2).指晨起梳妆。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鸞舆五月幸 龙冈 ,宣唤新声促晓妆。”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尝见其晓粧时,髮长委地,黝泽如漆。”  ——《漢語大詞典》
靓 ( 靚 ) jìng/liàng
靓 [ jìng ]
  1. 妆饰艳丽,打扮:~饰。~衣(艳丽的衣饰)。~妆。
靓 [ liàng ]
  1. 〈方〉漂亮,好看:~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