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欲卷珠帘惊雪满,自将红烛上楼看。

王涯唐代〕《宫词三十首(存二十七首)

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
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金阶。
五更初起觉风寒,香炷烧来夜已残。
欲卷珠帘惊雪满,自将红烛上楼看。
各将金锁锁宫门,院院青娥侍至尊。
头白监门掌来去,问频多是最承恩。
夜久盘中蜡滴稀,金刀剪起尽霏霏。
传声总是君王唤,红烛台前著舞衣。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记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一丛高鬓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
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宜春院里驻仙舆,夜宴笙歌总不如。
传索金笺题宠号,镫前御笔与亲书。
永巷重门渐半开,宫官著锁隔门回。
谁知曾笑他人处,今日将身自入来。
春风帘里旧青娥,无奈新人夺宠何。
寒食禁花开满树,玉堂终日闭时多。
碧绣檐前柳散垂,守门宫女欲攀时。
曾经玉辇从容处,不敢临风折一枝。
鸦飞深在禁城墙,多绕重楼复殿傍。
时向春檐瓦沟上,散开朝翅占朝光。
白雪猧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
深宫更有何人到,只晓金阶吠晚萤。
百尺仙梯倚阁边,内人争下掷金钱。
风来竞看铜乌转,遥指朱干在半天。
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
又落深宫石渠里,尽随流水入龙池。
墙墙不断接宫城,金榜皆书殿院名。
万转千回相隔处,各调弦管对闻声。
霏霏春雨九重天,渐暖龙池御柳烟。
玉辇游时应不避,千廊万屋自相连。
禁门烟起紫沉沉,楼阁当中复道深。
长入暮天凝不散,掖庭宫里动秋砧。
炎炎夏日满天时,桐叶交加覆玉墀。
向晚移镫上银簟,丛丛绿鬓坐弹棋。
瞳瞳日出大明宫,天乐遥闻在碧空。
禁树无风正和暖,玉楼金殿晓光中。
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教来鹦鹉语初成,久闭金笼惯认名。
总向春园看花去,独于深院笑人声。
银瓶泻水欲朝妆,烛焰红高粉壁光。
共怪满衣珠翠冷,黄花瓦上有新霜。
迎风殿里罢云和,起听新蝉步浅莎。
为爱九天和露滴,万年枝上最声多。
御果收时属内官,傍檐低压玉阑干。
明朝摘向金华殿,尽日枝边次第看。
内里松香满殿闻,四行阶下暖氤氲。
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娥著绛裙。
禁树传声在九霄,内中残火独遥遥。
千官待取门犹闭,未到宫前下马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珠帘雪满自将红烛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卷 juàn/juǎn《國語辭典》

卷 [ juàn ]

  1. 古時書籍寫在絹帛或紙上,捲起來收藏,因此通稱書籍為「卷」。如:「手不釋卷」、「開卷有益」。
  2. 指書有分卷的每一單獨部分。如:「卷一」、「卷二」、「第一卷」、「第二卷」。
  3. 可以捲起來的書、畫。如:「經卷」、「手卷」、「畫卷」、「山水長卷」。
  4. 公私機構的公事文件。如:「卷宗」、「案卷」、「文卷」、「調卷」。
  5. 考試測驗的題紙。如:「試卷」、「考卷」。
  6. 量詞。計算字畫書籍的單位。如:「藏書三萬卷。」唐·杜甫〈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卷 [ quán ]

  1. 彎曲的。如:「卷枝」、「卷雲」、「卷曲」。
  2. 好。《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漢·毛亨·傳:「卷,好貌。」

卷 [ juǎn ]

  1. 把質地軟的物品裹曲。如:「卷起袖子幹活。」、「把這畫卷起來。」通「捲」。
  2. 收藏。如:「卷藏」。唐·柳宗元〈梓人傳〉:「則卷其術,默其智,悠爾而去。」通「捲」。
  1. 形狀卷曲的東西。如:「花卷」、「麻花卷」、「銀絲卷」。通「捲」。
  2. 可產生卷曲效果的器物。如:「髮卷」。
  3. 量詞。計算成卷物品的單位。如:「兩卷底片」、「三卷衛生紙」。
珠帘(珠簾)zhū lián
珍珠缀成的帘子。《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於正殿,以朝群臣。” 唐 李白 《怨情》诗:“美人捲珠帘,深坐顰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看时节同上妆楼,手捲珠帘上玉钩。”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一:“两行红烛参差过,哄得珠帘尽上钩。”  ——《漢語大詞典》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雪满(雪满)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 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唐 岑参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
唐 李嘉祐 夜宴南陵留别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骈字类编》
自将(自將)zì jiāng
(1).自己保全。《汉书·儿宽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於武,口弗能发明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南宫韜 , 鲁 人,字 子容 ,以智自将。”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
(2).自己带着;自己拿着。《后汉书·羊续传》:“ 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苏辙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巢安在,飞过重城母自将。”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 秦弱兰 赚了他一篇乐章,亲笔落款,他自将着。”
(3).自养。 明 高启 《南宫生传》:“晚迺刮磨豪习,隐然自将。”
(4).自相辅助,相辅相成。《汉书·王尊传赞》:“ 王尊 文武自将,所在必发,譎诡不经,好为大言。” 颜师古 注:“将,助也。”
亲自率领。 宋 杨万里 《千虑策·国势中》:“以 高帝 自将,而 子房 为之谋,如此其全也。”  ——《漢語大詞典》
红烛(红烛)
唐 司空曙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唐 杨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唐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
唐 裴諴 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骈字类编》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楼 ( 樓 ) lóu
楼 [ lóu ]
  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
  2. 姓。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