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

杨师道唐代〕《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一作杨希道诗)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调弦发清徵,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变作离鸿思归引

变作(變作)biàn zuò
(1).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变作。”
(3).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漢語大詞典》
离鸿(離鴻)lí hóng
(1).失群的雁,离散的雁。 晋 潘岳 《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 唐 权德舆 《送人使之江陵》诗:“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
(2).比喻远离的亲友。 宋 周邦彦 《浪淘沙慢》词:“念 汉 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絶。” 明 陈子龙 《月夜游剑池作》诗:“离鸿别燕满天地,登高四顾心茫然。”
(3).古乐曲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师涓 出於 卫灵公 之世,能写歷代之乐,善造新曲以代古声,故有四时之乐……春有《离鸿》《去雁》《应苹》之歌。” 唐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诗:“玉柱《离鸿》怨,金罍浮蚁空。”  ——《漢語大詞典》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思归引(思歸引)sī guī yǐn
琴曲名。相传 春秋 时 邵王 聘 卫侯 女,未至而王死,太子留之,不听,拘于深宫,思归不得,遂援琴而歌曰:“涓涓流水,流反而淇兮;有怀於 卫 ,靡日不思;执节不移兮,行不诡随;坎坷何辜兮,离厥菑。”曲终,自缢而死。亦名《离物操》。见 汉 蔡邕 《琴操·思归引》。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