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金堂 jīn táng
(1).金饰的堂屋。指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 洞庭山 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於山顶。”《晋书·许迈传》:“自 山阴 南至 临安 ,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云笈七籤》卷十七:“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2).指华丽宏伟之堂。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之二:“ 王昌 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唐 李庾 《两都赋·赋东都》:“金堂玉户,丝哇管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苏臺纪事序》云:‘则有参佐名流, 宏农 妙裔, 王昌 居处,迹近金堂, 韩寿 来时,香通青琐。’” ——《漢語大詞典》
(2).指华丽宏伟之堂。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之二:“ 王昌 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唐 李庾 《两都赋·赋东都》:“金堂玉户,丝哇管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苏臺纪事序》云:‘则有参佐名流, 宏农 妙裔, 王昌 居处,迹近金堂, 韩寿 来时,香通青琐。’” ——《漢語大詞典》
策 cè《國語辭典》
策 [ cè ]
名- 馬鞭。《左傳·文公十三年》:「乃行繞朝贈之以策。」《文選·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 枴扙。《淮南子·墬形》:「夸父棄其策,是為鄧林。」《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 蓍草稱為「策」。《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宋·王安石〈禮樂論〉:「是故天之高也,日月星辰陰陽之氣,可端策而數也。」
- 計謀。如:「獻策」、「束手無策」。《戰國策·秦策一》:「臣出必故之楚,以順王與儀之策,而明臣之楚與不也。」
- 古代以竹簡記事然後連編成策。《孟子·盡心下》:「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通「冊」。
- 文體名。內容以陳述政事的計畫為主。漢·武帝〈詔賢良〉:「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
- 永字八法之一,為斜書向上之一筆。
- 姓。如明代有策敏。
- 鞭打、驅使。如:「策馬前進」。《楚辭·宋玉·九辯》:「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
- 督促、勉勵。南朝齊·蕭子良〈與孔中丞稚珪書〉:「孜孜策勵,良在於斯。」《宋史·卷四三四·葉適傳》:「抱此志意而可以策勵期望者誰乎?」
- 扶、拄。《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宋·盧袓皋〈浣溪沙·午睡醒來〉詞:「午睡醒來策瘦筇,幾痕茸綠徑苔封。」
令名 lìng míng
(1).美好的声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侨 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南朝 宋 鲍照 《行京口至竹里》诗:“君子树令名,细人効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方正日踈,諂諛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 章炳麟 《五无论》:“令名既损,民所不与,攻难剽暴之徒,与社会既不相入,则无穷之希望自此而终,此所以惮於猝发也。”
(2).美好的名称。《史记·秦始皇本纪》:“ 阿房宫 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 阿房宫 。”《后汉书·王符传》:“贵戚愿其宅吉而制为令名,欲其门坚而造作铁枢。” 宋 苏轼 《赠朱逊之》诗:“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漢語大詞典》
(2).美好的名称。《史记·秦始皇本纪》:“ 阿房宫 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 阿房宫 。”《后汉书·王符传》:“贵戚愿其宅吉而制为令名,欲其门坚而造作铁枢。” 宋 苏轼 《赠朱逊之》诗:“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漢語大詞典》
仙掖 xiān yè
唐 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 唐 沈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闈。” 唐 姚合 《和卢给事酬裴员外》诗:“夕郎夜直吟仙掖,天乐和声下禁楼。” 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诗:“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唐 张籍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诗:“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漢語大詞典》
居 jū《國語辭典》
居 [ jū ]
动- 住。《论语·学而》:「居无求安」。《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
- 坐下。《论语·阳货》:「居,吾语汝。」
- 存积、储存。如:「奇货可居」。《汉书·卷五九·张汤传》:「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
- 处、位于。《孟子·离娄上》:「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唐·刘禹锡〈咏史〉诗二首之二:「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 占有。《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 存有、怀著。如:「居心叵测」。
- 住所。如:「故居」、「新居」、「迁居」。
- 住宅、茶楼、饭馆等场所的称号用字。如:「为善长乐居」、「明湖居」、「德林居」。
- 姓。如明代有居节。
居 [ jī ]
助-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谁居?其孟椒乎!」《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清位 qīng wèi
高贵的官位。 唐 储光羲 《陆著作挽歌》:“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