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角声悲壮。比及到凌烟阁上功臣像,经了些阔剑长枪。

邓玉宾元代〕《【正宫】端正好_俺便似画图

俺便似画图中,帏屏上,云游遍林影湖光。闲中气味三千丈,抵多少归去来
的陶元亮。
  【滚绣球】想这皇帝王,至秦始皇,霸图相尚。前后两汉兴亡,魏许昌,晋
建康,六朝隋炀,闹纷纷五代残唐。看这名标青史人千古,只是睡足黄粱梦一场,
兀的回首斜阳。
  【倘秀才】将着两裹儿三神二黄,几卷儿丹经药方,草履藤冠布懒长。棕毛
扇,鹿皮囊,拖一条落藜拄杖。
  【呆骨朵】常随着莺儿燕子闲游荡,春风柳絮颠狂。问甚木碗椰瓢,村醪桂
香。乘兴随缘化,好酒无深巷。醉归天地窄,高歌不问腔。
  【伴读书】谁羡他登金马上玉堂,碧油幕莲花帐。白鹿坡前元戎将,五更鼓
角声悲壮。比及到凌烟阁上功臣像,经了些阔剑长枪。
  【笑和尚】不如俺悠、悠、悠,一溪云竹笋香,厌、厌、厌,三月火桃花浪,
纷、纷、纷,千顷雪松花放。拾、拾、拾,瑶草芳,采、采、采,灵芝旺,来、
来、来,长生药都无恙。
  【叨叨令】更有这风鬟雾鬓毛女飘飘样,春花秋草獐鹿呆呆痴痴相。青
天白日藤葛笼笼葱葱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岖岖当。好乐陶陶也么哥,笑欣欣也
么哥,兀的是俺信白田茅舍境界里的优优游游况。
  【朝元七煞】养的这西山白虎精神爽,东海青龙不可当。一气初生,两爻复
后。四象相关,三姓中央。西南月偃,一笑是吾乡。
  【二】甲庚会处真无妄,戊巳门开迸电光。金鼎烹铅,玉炉抽汞,媒合是黄
婆。匹配在丹房。向那朝元路上,巡甲子玩阴阳。
  【三】稳乘着三更月底鸾声往,高驭着万里风头鹤背霜。五岳十洲,洞天福
地。方丈蓬莱,箫鼓笙簧。动着俺这仙人家的乐音,朝玉阙拜虚皇。
  【四】兀的天门日射黄金榜,紫府烟笼白玉墙。有五凤朱楼,九龙丹陛。玉
磬金钟,鼓奏鸡唱。天一和太一,分七政布魁罡。
  【五】静鞭三下如雷响,阶下时直报日光。左有青龙,右分白虎。后委玄冥,
朱雀在南方,凤凰池上,依八卦摆班行。
  【六】三十六天贤圣分着君长,二十八宿星辰列着队仗。更有七十二座诸天,
二十四位官福。五岳灵祗,四海龙王。天蓬黑煞,持斧铖镇在阶傍。
  【七】旌幢旗帜金仪仗,剑戟冠缨玉佩。却更日暖风微,云舒霞散。玉女
金童,侍立成双。珠帘半卷,通明殿幌金光。
  【收尾】九天帝敕从中降,云冕齐低玉简长。铭心听,敢窥仰。转诏罢,复
两相。有刑罚,有恩赏。承天符,散四方。与仙班,怎比量?戴金冠,衣鹤氅。
宴佳宾,饮玉浆。造化论,劫运讲。归来时袖满天香,又把这西王母蟠桃会上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角声悲壮比及凌烟阁上功阔剑长枪

角声(角聲)jiǎo shēng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漢語大詞典》
悲壮(悲壯)bēi zhuàng
悲哀雄壮。《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唐 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用前韵》词:“欲托朱絃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君按拍,我调柱。”《老残游记》第十回:“听那角声,吹得呜咽顿挫,其声悲壮。”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两万多人在举行着一个悲壮的追悼大会,追悼在 海阳 前线壮烈牺牲的六十三位烈士。”  ——《漢語大詞典》
比及 bǐ jí
(1).及至,等到。《礼记·檀弓上》:“ 太公 封於 营丘 。比及五世,皆反葬於 周 。”《论语·先进》:“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北齐书·薛琡传》:“但置兵诸道,勿与野战,比及来年麦秋,人民尽应饿死, 宝炬 、 黑獭 自然归降。” 元 曾瑞 《哨遍·秋扇》套曲:“比及盼得到白露中秋节,把四海苍生热杀也。”《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比及到家,他父亲已卧病在床,不能起来。”
(2).未及,未等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比及夫妻每重相遇,各自準备下千言万语,及至相逢,却没一句。”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四折:“比及拿 王矮虎 ,先缠住 一丈青 。”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比及赏 吴 宫花草二十年,先索费翰林风月三千首。”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比及哥哥来,我早知道了也。”
(3).既然。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 梅香 云]‘比及姐夫想他每兄弟呵!可着他回去了罢!’”
(4).与其。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兀那小贱人!比及你受穷,不如嫁了 李大户 ,也得个好日子。”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二折:“比及你明日告我时,不如今日我先杀了你,可不好那!”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比及你在花街里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
(5).如果,假使。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请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来,先请 张生 拈香。”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比及你心儿里畏惧老母亲威严,小姐呵!你不合临去也回头儿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説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6).连带,连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统皆图画,比及俺水泊三关也在范围,这的是帝王宏规。”  ——《漢語大詞典》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凌烟阁(淩煙閣)líng yān gé
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唐太宗 贞观 十七年画功臣像于 凌烟阁 之事最著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 凌烟 之阁,言念旧臣;出 平乐 之宫,实思贤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褒锡》:“ 贞观 十七年, 太宗 图画 太原 倡义及 秦 府功臣 赵公 长孙无忌 、 河间王 孝恭 、 蔡公 杜如晦 、 郑公 魏徵 、 梁公 房玄龄 、 申公 高士廉 、 鄂公 尉迟敬德 、 郧公 张亮 、 陈公 侯君集 、 卢公 程知节 、 永兴公 虞世南 、 渝公 刘政会 、 莒公 唐俭 、 英公 李勣 、 胡公 秦叔宝 等二十四人於 凌烟阁 , 太宗 亲为之赞, 褚遂良 题阁, 阎立本 画。” 唐 白居易 《题酒瓮呈梦得》诗:“ 凌烟阁 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水浒传》第五四回:“且教:功名未上 凌烟阁 ,姓字先标 聚义厅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不要取笑,日后画在 凌烟阁 上,倒有些神气的。”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场:“不求图画 凌烟阁 ,只为家邦致太平。”  ——《漢語大詞典》
上功 shàng gōng
(1).最高的功绩。《吴子·励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餙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餚席无重器。”《晋书·刘颂传》:“会灭 吴 诸将争功,遣 颂 校其事,以 王浑 为上功, 王濬 为中功。”
(2).崇尚劳作或功绩。上,通“ 尚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 郑玄 注:“功,农功。”《管子·问》:“授事以能,则人上功。”
呈报功劳。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今臣闻 云中 太守 魏尚 ……斩首上功,误差数级,下之吏, 尚 竟抵罪。”  ——《漢語大詞典》
臣 chén《國語辭典》

臣 [ chén ]

  1. 俘虏、奴隶。《书经·费誓》:「臣妾逋逃。」汉·孔安国·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礼记·少仪》:「臣则左之。」汉·郑玄·注:「臣,谓囚俘。」
  2. 君王时代的官吏。《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记·礼运》:「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3. 古人对君、父或一般人的自谦之词。《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4. 姓。如汉代有臣综。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服从。如:「臣服」。《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2. 统率、使之服从而为臣。《左传·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战国策·秦策四》:「兵甲之强,壹毁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像 xiàng《國語辭典》

像 [ xiàng ]

  1. 形貌、模样。《淮南子·主术》:「此皆有充于内而成像于外。」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
  2. 人物的图画或雕塑。如:「人像」、「画像」、「雕像」。
  1. 相似。如:「他的眼睛像父亲。」汉·王充《论衡·非韩》:「作为操止,像类贤行,以取升进。」
  2. 如、比如,推测或譬喻之词。如:「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可靠。」、「像今天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经 ( 經 ) jīng
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
  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
  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
  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
  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
  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
  10. 缢死,上吊:自~。
  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
  12. 古同“京”,数目。
  13. 姓。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1.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2.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1.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2.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1.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1.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些 xiē/suò《國語辭典》

些 [ xiē ]

  1. 少量、一点。如:「些微」、「些许」、「些须」。《水浒传·第四一回》:「城里并无些动静。」
  2.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下少许的差别。如:「多些」、「简单些」、「方便些」、「容易些」。
  1. 量词。计算事物不确定数量的单位。如:「这些人」、「有些事情」、「买些金子」。《水浒传·第四回》:「老儿和这小厮上街来买了些鲜鱼、嫩鸡。」

些 [ suò ]

  1.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劝阻等语气。在《楚辞·招魂》中常见。《楚辞·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
阔剑(阔剑)
元好问雪香亭杂咏六经管得儒生下阔剑长鎗不信渠郝经 楷木杖笏行 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  ——《分类字锦》
长枪(長鎗,长槍)cháng qiāng
亦作“ 长鎗 ”。
(1).长杆上安铁枪头的旧式兵器。《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器械》:“阵所实用者,莫鎗若也。《武经》载凡七种,今所用者六种,大同小异。一曰长鎗,则竹木兼用,最长,可以远札。”
(2).泛指步枪类武器。
(1).见“ 长枪 ”。
(2).即长腰米。 唐 李贺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长鎗江米熟,小树枣花春。”参见“ 长腰米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