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昭君出塞留:毡帐冷柔情挽挽,黑河秋塞草斑斑。

赵善庆元代〕《【双调】沉醉东风_秋日湘阴道

秋日湘阴道中

山对面蓝堆翠蛐,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箫湘万顷秋,是几叶儿傅黄败柳?

昭君出塞留

毡帐冷柔情挽挽,黑河秋塞草斑斑。丹青误写情,环佩难归汉。抱琵琶怨杀和番,比似丹青旧玉颜,又越添愁眉泪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昭君出塞毡帐柔情挽挽黑河秋塞草斑

昭君 zhāo jūn
汉 南郡 秭归 (今属 湖北省 )人,名 嫱 ,字 昭君 晋 避 司马昭 讳,改称为 明君 ,后人又称 明妃 。 元帝 宫人。 竟宁 元年, 匈奴 呼韩邪 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 匈奴 。入 匈奴 后,被称为 宁胡閼氏 。生一男。 呼韩邪 死,其前阏氏子代立, 成帝 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 匈奴 。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南有 昭君 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漢語大詞典》
出塞 chū sài
出边塞。《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 梁 , 梁 破则 周 危矣。” 唐 李白 《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蒋文肃入场》:“上閲其文喜之,因改今名,遂携出塞,不数载以致大拜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六○八年, 隋炀帝 出塞巡视去年所筑 长城 ,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 长城 。”  ——《漢語大詞典》
留 liú《國語辭典》

留 [ liú ]

  1. 停止。《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可疾去矣,慎毋留!」《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北救赵,至安阳,留不进。」
  2. 不使离开。如:「慰留」。《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三国演义·第八二回》:「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
  3. 保存、保留。如:「留余地」、「留胡子」。《墨子·非儒下》:「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4. 遗下。如:「遗留」、「祖先留下丰富的遗产。」
  5. 注意。如:「留心」、「留意」、「留神」。
毡帐(氈帳)zhān zhàng
亦作“氊帐”。
(1).毡制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为居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昔在 江 南,不信有千人毡帐。”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花烛》:“氊帐起自 北朝 穹庐之制,请皆不设,惟於堂室中置帐,以紫綾幔为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 清 纳兰性德 《唆龙与经岩叔夜话》诗:“谁持《花间集》,一灯氊帐里。”
(2).毡制帷幔。 唐 白居易 《别毡帐火炉》诗:“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漢語大詞典》
冷 lěng《國語辭典》

冷 [ lěng ]

  1. 寒、凉、温度低。如:「今天天气好冷!」《庄子·则阳》:「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淡漠、不热烈。南朝梁·武帝〈净业赋〉:「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洁其如雪。」
  3. 寂静、寂寞。如:「冷冷清清」。唐·白居易〈晚出西郊〉诗:「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4. 闲散。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5. 鄙视、讥刺。如:「冷言冷语」、「冷眼旁观」。
  6. 不受欢迎的、无人过问的。如:「冷门」、「冷货」。
  1. 突然。《红楼梦·第九一回》:「冷不防外面往里一吹,把薛蝌吓了一大跳!」
  1. 姓。如汉代有冷寿光。
柔情 róu qíng
温柔的感情。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柔情绰态,媚於语言。” 晋 陶潜 《闲情赋》:“淡柔情於俗内,负雅志於高云。” 唐 元稹 《莺莺传》:“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宋 秦观 《鹊桥仙》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但见那--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  ——《漢語大詞典》
挽挽 wǎn wǎn
长貌。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二折:“若要个完全的尸首,则合教这长挽挽白练休。”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一折:“他生的高耸耸俊英鼻,长挽挽卧蚕眉。”  ——《漢語大詞典》
黑河
元史阿塔海传祖塔海巴图尔骁勇善战常从太祖同饮黑河水以功为千户 拾遗记溟海之北有勃鞮之国人寿千岁食以黑河水藻饮以阴山桂脂 文献通考识匿若曰尸弃尼曰瑟匿南临黑河其王突厥延陀种黑又酉阳杂俎仙药河 蔡湖  ——《骈字类编》
秋塞
唐 韦应物 西塞山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骈字类编》
草斑
卢照邻诗野径游云断荒池春丨丨丨
王禹偁腊月诗日照野塘梅欲绽烧回荒径
犹丨  ——《骈字类编》
斑 bān《國語辭典》

斑 [ bān ]

  1. 杂色的点或花纹。如:「白斑」、「红斑」。《说文解字·文部》:「辬,驳文也。」清·段玉裁·注:「斑者,辬之俗。今乃斑行而辬废矣。」唐·宋之问〈晚泊湘江〉诗:「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2. 痕迹。元·钱惟善〈和季文山斋早春〉诗:「落梅风细小窗寒,石上余香点点斑。」
  3. 一小部分。如:「可见一斑」。
  1. 灰白。颜色杂而不纯。如:「斑白」。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2. 杂乱。《楚辞·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汉·王逸·注:「斑,乱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