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牛健民声喜,鸦娇雪意酣。

苏轼宋代〕《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

白发已十载,青春无一堪。
不惊新岁换,聊与故人谈。
牛健民声喜,鸦娇雪意酣。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蚕。
岁月斜川似,风流曲水惭。
行吟老燕代,坐睡梦江潭。
丞掾颇哀援,歌呼谁怕参。
衰怀久灰槁,习气尚馋贪。
白啖本河朔,红消真剑南。
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归卧灯残帐,醒闻叶打庵。
须烦李居士,重说后三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牛健民声鸦娇雪意

牛健
宋 苏辙 次韵迟初入宣河 草绿耕牛健,村深候鸟啼。  ——《骈字类编》
民声(民聲)mín shēng
民众的声音。指人民的要求和愿望。《礼记·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漢語大詞典》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1.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2.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1.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2.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3.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4. 姓。如元代有喜同。
  1.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2.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鸦娇(鸦娇)
宋 苏轼 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 牛健民声喜,鸦娇雪意酣。  ——《骈字类编》
雪意 xuě yì
(1).将欲下雪的景象。 宋 王安石 《欲雪》诗:“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 清 郑燮 《浪淘沙·江天暮雪》词:“雪意满 瀟 湘 ,天淡云黄。”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天色阴沉沉的竟有雪意。”
(2).犹寒意。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气,直教耳热笙歌沸。”
(3).指高洁的情致。 宋 侯寘 《醉落魄》词:“夜阑火冷孤灯灭,雪意梅情,分付 漆园 蝶。”  ——《漢語大詞典》
酣 hān《國語辭典》

酣 [ hān ]

  1. 畅饮,尽兴喝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 沉迷、耽溺于酒。《抱朴子·外篇·酒诫》:「小大乱丧,亦罔非酒,然而俗人是酣是湎。」《宋书·卷六一·武三王传·庐陵孝献王义真传》:「纵博酣酒,日夜无辍。」
  1. 畅快、尽兴。如:「酣饮」、「酣歌」。《魏书·卷七九·成淹传》:「(王)​肃言:『淹既蒙进,臣得屈己伸人,此所谓陛下惠而不费。』遂酣笑而止。」
  2. 激烈。如:「酣斗」。唐·杜甫〈丹青引〉:「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1. 喝醉酒。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八首之四四:「篷窗倚坐酒微酣,淮水无波似蔚蓝。」
  2. 浓、盛。清·洪升《长生殿·第五出》:「环曲岸,环曲岸,红酣绿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