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胡俨明代〕《乐琴书处歌为沈修撰赋

沈郎结庐吴山岑,平生读书多苦心。更将绿绮徽黄金,七弦泠泠山水音。

我昔作官住吴下,曾见沈郎最潇洒。葛巾长爱北窗闲,柴车懒入东林社。

亲戚何曾折简招,辄向花前倾盏斝。莼菜频分碧椀羹,鲤鱼新熟芙蓉鲊。

一朝歘起登天衢,环佩珊珊摇翠裾。广陵不作中散操,兰亭临得右军书。

却忆牙签三万轴,灯火幽斋隔修竹。几回归梦逐西风,落月分明照秋屋。

抱琴客里时相访,琴中写得神人畅。一片青山云渺茫,万里白鸥波浩荡。

他年致事归故林,飘然更赋还山吟。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头抱孙椿树教读旧书鼓琴嗟哉古今

白头(白頭)bái tóu
(1).犹白发。形容年老。《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意志何时,復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况臣母子,各已白头,兄弟二人,皆任远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六十:“ 骡马街 南 刘二家 ,白头诗客戏生涯。”
(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金 曹之谦 《变白头吟》:“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
(3).指年老的尊亲。 清 孙枝蔚 《客句容》诗之三:“妇呻女吟常满屋,音书早晚慰白头。”
(4).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太平天囯歌谣·破假大炮》:“乡绅、财主也有兵勇,个个头上围白布,叫白头。”
(5).鸟名。即白头翁。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禽鸟之名,多不可纪,白头称公,黄头称子,羣飞且鸣,是将鬭矣。”参见“ 白头翁 ”。  ——《漢語大詞典》
抱孙(抱孙)
礼记君子抱孙不抱子汉书南粤传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  ——《分类字锦》
椿树(椿树)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九十六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  ——《骈字类编》
阴 ( 陰 ) yīn
阴 [ yīn ]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
  2. 指“月亮”:太~(月亮)。~历。
  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
  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
  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
  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
  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
  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
  10. 指时间:光~。惜寸~。
  11. 生殖器:~部。~道。~茎。~囊。
  12. 姓。
教读(教讀)jiào dú
(1).教书。 清 吴敏树 《程日新先生家传》:“主人高其义,岁增其奉,学徒益进,卒以教读。” 鲁迅 《彷徨·伤逝》:“﹝我﹞可以给别人去钞写,或者教读,或者虽然费力,也还可以译点书。”
(2).指教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故特叮嚀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  ——《漢語大詞典》
旧书 jiù shū
残破的书
古书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鼓琴 gǔ qín
弹琴。《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庄子·渔父》:“ 孔子 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父以善鼓琴见 秦皇帝 。”  ——《漢語大詞典》
嗟哉 jiē zāi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超 chāo《國語辭典》

      超 [ chāo ]

      1. 跳上。《说文解字·走部》:「超,跳也。」《左传·昭公元年》:「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2. 越过。如:「超越巅峰」。《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3. 高出、多出。《韩非子·五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
      4. 救度。如:「超度亡魂」。
      1. 遥远。《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古今 gǔ jīn
      古代和现今。《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唐 杜甫 《登楼》诗:“ 锦江 春色来天地, 玉垒 浮云变古今。”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质之於古,实应先王之法;施之后世,可以推行:诚古今之通议也。” 朱自清 《论老实话》:“天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