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

顾非熊唐代〕《陈情上郑主司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
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
求达非荣己,修辞欲继先。秦城春十二,吴苑路三千。
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遥心犹送雁,归梦不离船。
时节思家夜,风霜作客天。庭闱乖旦暮,兄弟阻团圆。
朝乏新知己,村荒旧业田。受恩期望外,效死誓生前。
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恳情今吐尽,万一冀哀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登第无缘渺然

登第 dēng dì
犹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唐 郑谷 《赠刘神童》诗:“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新唐书·选举志上》:“通四经业成,上於尚书,吏部试之,登第者加一阶放选。其不第则习业如初。”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五》:“ 胡文定公 自登第逮休致,凡四十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少年登第,官拜翰林编修之职。”《花月痕》第八回:“﹝ 痴珠 ﹞弱冠登第,文章丰采,倾动一时。”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1.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1.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1.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1.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无缘(無緣)wú yuán
没有镶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
(1).没有边沿。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2).没来由,无从。《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復更立 阿佟 ,以增国费。” 晋 桓玄 《重答远法师书》:“理本无重,则无缘有致孝之情;事非资通,不应復有致恭之义。”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赤壁赋》:“月当在室壁间……以大要言之,亦合在危室间,无缘在斗牛。” 萧红 《生死场》五:“说着这话, 赵三 无缘的感到酸心。”
(3).没有缘分。 晋 傅玄 《拟四愁诗》之三:“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正是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妈妈懂得:穷人的孩子和明媚的阳光是无缘的。”
(4).佛教语。谓无分别、执着、挂碍。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一下:“常境无相,常智无缘。”《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唱无缘之慈,而泽周万物。” 李善 注:“夫行慈者,以众生为缘;众生为缘,则慈无所寄。故大士之慈,离於众相。离相行慈,名为无缘……《泥洹经》曰:‘无缘者,不住法相,反众生相。’”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1.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5.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1.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1.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渺然 miǎo rán
(1).广远貌。 唐 刘长卿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诗:“万里 闽 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余为守时,復以还旧,稍益开浚,渺然真有江湖之趣。” 明 文徵明 《沧浪池上》诗:“渺然诗思江湖近,更欲相携上野航。” 清 龚自珍 《语录》:“ 西山 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2).微小貌;藐小貌。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渺然陋器,虽不能胜多士之喧言;卓尔大贤,自足以破众人之浮议。” 明 方孝孺 《龟岩隐居记》:“朝歛夕舒,春荣秋顇者,云霞草木也;而渺然居处乎其间者曰人耳。” 清 袁枚 《新齐谐·锺孝廉》:“但见汪洋大水无边无岸,一身渺然,飘浮于菜叶之上。”
(3).因久远而形影模糊以至消失。 唐 杨凌 《送客往睦州》诗:“水阔尽南天,孤舟去渺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 锡九 哀迫中,尚望妻归,久而渺然,悲愤益切。”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他们炫耀一时的宫殿楼台,以前峥嵘在山陵地带,今天不是渺然无存了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