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栏干(欄干)lán gān
见“ 栏杆 ”。 ——《漢語大詞典》
捶 chuí《國語辭典》
捶 [ chuí ]
动- 用杖敲打。如:「捶背」、「捶胸顿足」。《荀子·正论》:「捶笞膑脚,斩断枯磔。」
- 舂、捣。《礼记·内则》:「欲干肉,则捶而食之。」
- 鞭、杖。《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
碎 suì《國語辭典》
碎 [ suì ]
动- 破裂。如:「破碎」、「粉碎」。《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西游记·第一○回》:「不容分说,就把他招牌、笔、砚等一齐捽碎。」
- 细小、不完整的。如:「碎布」、「碎石」。《汉书·卷三○·艺文志》:「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水浒传·第三回》:「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
- 琐细、烦杂。如:「琐碎」。《晋书·卷四五·刘毅传》:「尚书以毅悬车致仕,不宜劳以碎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
- 言语叼絮、啰嗦。如:「闲言碎语」。《红楼梦·第六二回》:「二则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
酒狂 jiǔ kuáng
(1).指纵酒使气的人。《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迺酒狂。” 宋 王安石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诗:“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謔一似《渔阳挝》。”《红楼梦》第三八回:“ 长安公子 因花癖, 彭泽先生 是酒狂。”
(2).谓纵酒使气。 唐 白居易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诗:“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休消贿货躭婬慾,莫恼慈亲纵酒狂。” ——《漢語大詞典》
(2).谓纵酒使气。 唐 白居易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诗:“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休消贿货躭婬慾,莫恼慈亲纵酒狂。” ——《漢語大詞典》
忠愤(忠憤)zhōng fèn
忠义愤激。《魏书·刁冲传》:“ 冲 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书说》:“ 唐 杜工部 更 天寳 之乱,作诗独出忠愤,措意甚深,而用事不苟。” 明 杨慎 《岁享旌忠庙碑记》:“以身殉城,以死勤事,忠愤之气,凛然千载。” 章炳麟 《杂感》诗之一:“羣公辛苦怀忠愤,尚忆‘ 扬州 十日’不?” ——《漢語大詞典》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动-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 (一)之又音。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 放,射:~射。百~百中。焕~。
-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 散开,分散:~散。
-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 打开,揭露:~现。~掘。
- 产生,出现:~生。~愤。奋~。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 显现,显出:~病。~抖。~憷。
- 开始动作:~动。
-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