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章良能〔宋代〕《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阑 ( 闌 ) lán
阑 [ lán ]
- 同“栏”。
- 同“拦”。
- 〔~干〕a.同“栏杆”;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
- 〔~入〕进入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
- 残,尽,晚:夜~人静。~珊。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芍药(芍藥)sháo yào
多年生草本植物。五月开花,花大而美丽,有紫红、粉红、白等多种颜色,供观赏。根可入药。《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勺药即“芍药”。后因以“芍药”表示男女爱慕之情,或以指文学中言情之作。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清文满篋,非惟芍药之花;新製连篇,寧止蒲萄之树。” 明 无名氏 《驻云飞·闺怨》曲:“芍药谁相赠,孔雀何年开画屏?”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玉臺清製,非惟芍药之文;太甲仙函,即擅《灵飞》之字。”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動-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抽簪 chōu zān
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文选·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 李善 注引 钟会 《遗荣赋》:“散髮抽簪,永纵一壑。” 唐 李深 《游烂柯山》诗:“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御制送诗并序》:“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 清 曹寅 《半轩至真州舟次即事》诗之二:“终须霖雨去,未老慎抽簪。”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