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云胡 yún hú
为什么。《诗·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毛 传:“胡,何。” 郑玄 笺:“思而见之,云何而心不説?”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四:“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 明 刘基 《送季德大之文登税务官任》诗:“云胡不饮,使我心惸?” ——《漢語大詞典》
黄黑
尔雅蜉蝣渠略注似蛣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
又豦迅头注今建平山中有豦大如狗似猕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迅其头能举石擿人貜类也 ——《骈字类编》
又豦迅头注今建平山中有豦大如狗似猕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迅其头能举石擿人貜类也 ——《骈字类编》
任人 rèn rén
(1).委用人。指委人以官职。《吕氏春秋·知度》:“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 五代 王仁裕 《开元遗事·任人如市瓜》:“ 明皇 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 李白 ,曰:‘我朝与 天后 之朝何如?’ 白 曰:‘天皇朝政出多门,国内姦倖,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 明 王廷相 《雅述》下:“君子任人于国,众贤治之而不足,一不肖坏之而有餘,岂独民哉?”
(2).保举他人。《史记·汲郑列传》:“ 庄 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任人,谓保任见举者。”《汉书·任敖传》:“ 苍 任人为中候,大为姦利,上以为让, 苍 遂病免。” 颜师古 注:“ 苍 有所保举,而其人为中候之官。”《后汉书·杨震传》:“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 李贤 注:“任谓保任。”
(3).信任别人。 唐 李翱 《平赋书》:“呜呼!仁义之道,章章然如大道焉,人莫不知之,然皆不能行,何也?见之有所未尽,而又有嗜欲以害之,其自任太多,而任人太寡。”
(4).随人,听凭人。《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膾截耳!”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郑观应 《盛世危言·狱囚》:“任人互相过谈、看书、写字、作文,惟不许高声大叫耳。” 巴金 《秋》四:“你为什么也该这样任人播弄?”
(5). 周 官名。《书·立政》:“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孔 传:“ 文 武 亦法 禹 汤 以立政:常任、準人及牧治为天地人之三事。” 孔颖达 疏:“任人,则前经所云:常任,六卿也。” 蔡沉 集传:“任人,常任也。”
(6).古地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王师军于 氾 ,于 解 ,次于 任人 。” 杨伯峻 注:“ 任人 ,当即 洛阳 附近地。”
佞人。品行不端的人。《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孔 传:“任,佞;难,拒也。” 蔡沉 集传:“任,古文作壬,包藏兇恶之人也。”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漢語大詞典》
(2).保举他人。《史记·汲郑列传》:“ 庄 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任人,谓保任见举者。”《汉书·任敖传》:“ 苍 任人为中候,大为姦利,上以为让, 苍 遂病免。” 颜师古 注:“ 苍 有所保举,而其人为中候之官。”《后汉书·杨震传》:“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 李贤 注:“任谓保任。”
(3).信任别人。 唐 李翱 《平赋书》:“呜呼!仁义之道,章章然如大道焉,人莫不知之,然皆不能行,何也?见之有所未尽,而又有嗜欲以害之,其自任太多,而任人太寡。”
(4).随人,听凭人。《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膾截耳!”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郑观应 《盛世危言·狱囚》:“任人互相过谈、看书、写字、作文,惟不许高声大叫耳。” 巴金 《秋》四:“你为什么也该这样任人播弄?”
(5). 周 官名。《书·立政》:“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孔 传:“ 文 武 亦法 禹 汤 以立政:常任、準人及牧治为天地人之三事。” 孔颖达 疏:“任人,则前经所云:常任,六卿也。” 蔡沉 集传:“任人,常任也。”
(6).古地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王师军于 氾 ,于 解 ,次于 任人 。” 杨伯峻 注:“ 任人 ,当即 洛阳 附近地。”
佞人。品行不端的人。《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孔 传:“任,佞;难,拒也。” 蔡沉 集传:“任,古文作壬,包藏兇恶之人也。”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墨子 mò zǐ
(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漢語大詞典》
悲 bēi《國語辭典》
悲 [ bēi ]
动- 哀伤。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思念、顾念。《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日归,我心西悲。」《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
- 哀痛。如:「忍悲」、「含悲」、「乐极生悲」。唐·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 佛学中拔除众生痛苦的行为、心境。如:「慈悲」。
- 哀伤的。《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凄厉的。如:「悲曲」、「悲声」。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介-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良 liáng《國語辭典》
良 [ liáng ]
形- 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 賢明。如:「賢良」。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
-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誅罰良善,日以益 甚。」
-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 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 很、甚。如:「良久」、「感觸良多」。《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有以 yǒu yǐ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记·田儋列传》:“﹝ 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晋 潘岳 《西征赋》:“岂虚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或隐或见,时行时止,顺冬夏而无乖,应昏明而有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灵隐 后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漢語大詞典》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