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昨 yī zuó
前些日子。《淳化阁帖·晋王羲之帖》:“多日不知君闻,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北史·循吏传·孟业》:“卿识 河间王 郎中 孟业不 ?一昨见其国司文案,似是好人。” 唐 颜真卿 《与蔡明远帖》:“一昨缘受替归北,中止 金陵 ,闔门百口,几至餬口。” 金 元好问 《出京》诗:“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漢語大詞典》
春江 chūn jiāng
(1).春天的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 富春江 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
(2). 富春江 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
上水船 shàng shuǐ chuán
(1).逆流而上的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矛盾》:“ 令狐 赵公 镇 维扬 ,处士 张祜 尝与狎讌。 公 因视 祜 改令曰:‘上水船,风又急,帆下人,须好立。’” 清 曹寅 《送朱林修北试》诗:“缓酌 扬州 酒,高牵上水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转瞬又是元宵佳节,我便料理到 汉口 去,打听得这天是 怡和 的上水船。”
(2).比喻文思迟钝。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 衡水 。’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 太祖 应声谓 洎 曰:‘卿便是上水船也。’ 洎 微笑,深有惭色。”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事集中书省,才惭上水船。” ——《漢語大詞典》
(2).比喻文思迟钝。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 衡水 。’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 太祖 应声谓 洎 曰:‘卿便是上水船也。’ 洎 微笑,深有惭色。”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事集中书省,才惭上水船。” ——《漢語大詞典》
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動-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 到、登上。如:「即位」。
-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非 fēi《國語辭典》
非 [ fēi ]
形- 不对的、不善的。如:「非分之想」。《书经·康诰》:「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庄子·盗跖》:「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
- 不同的。《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 以为不好、不对。《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 反对、诋毁。如:「以古非今」。《荀子·修身》:「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孝经·五刑章》:「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
- 不是。《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 不。如:「非同小可」、「非去不可」。《荀子·宥坐》:「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 过失、恶行。如:「为非作歹」、「明辨是非」。《庄子·盗跖》:「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 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如:「亚非地带」、「中非技术合作」。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非 [ fěi ]
动- 诋毁、诽谤。《荀子·解蔽》:「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通「诽」。
上水 shàng shuǐ
(1).河川的上流,犹言上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等不多时,只见远远的一艘轮船,往上水驶来。”
(2).方言。食用牲畜的心、肝、肺。
(1).船逆流向上游航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峡中有 瞿塘 、 黄龙 二滩……商旅上水,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 唐 白居易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宋 杨万里 《峡中得风挂帆》诗:“楼船上水不寸步,两山惨惨愁将暮。”《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如能应允,就搭某日 长江 轮船上水,如不能应允,请给一回音。” 陈毅 《冬夜杂咏·三峡》:“下水知天险,上水反潮流。”
(2).加水。如:给汽车、火车的水箱上水。如:给水稻地里上水。 ——《漢語大詞典》
(2).方言。食用牲畜的心、肝、肺。
(1).船逆流向上游航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峡中有 瞿塘 、 黄龙 二滩……商旅上水,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 唐 白居易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宋 杨万里 《峡中得风挂帆》诗:“楼船上水不寸步,两山惨惨愁将暮。”《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如能应允,就搭某日 长江 轮船上水,如不能应允,请给一回音。” 陈毅 《冬夜杂咏·三峡》:“下水知天险,上水反潮流。”
(2).加水。如:给汽车、火车的水箱上水。如:给水稻地里上水。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登天 dēng tiān
(1).升天。《左传·成公十年》:“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庄子·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宋史·神宗纪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庆寧宫 ,尝梦神人捧之登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九节:“ 秦国 西有 仪渠国 ,父母死,火烧遗体,称为登天。”
(2).指登帝位。《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 黄帝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人将失之耶?’” 王冰 注:“ 黄帝 后铸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 清 俞樾 《内经辨言》:“成而登天,谓登天位也。《易·明夷》传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可説此经登天之义。故下文即云:‘迺问於天师。’迺者承上之词,见 黄帝 既登为帝,乃发此问也。”
(3).指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极难。《孟子·尽心上》:“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问 《跋闲闲自书乐善堂诗》:“从善如登天,从恶如弃屣,而於趋舍乖,知之不审耳。”《水浒传》第七二回:“花魁的风流声价,播传寰宇,求见一面,如登天之难,何况亲赐酒食。”《红楼梦》第十回:“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想找这么个地方儿,我告诉你説罢,比登天的还难呢!” ——《漢語大詞典》
(2).指登帝位。《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 黄帝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人将失之耶?’” 王冰 注:“ 黄帝 后铸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 清 俞樾 《内经辨言》:“成而登天,谓登天位也。《易·明夷》传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可説此经登天之义。故下文即云:‘迺问於天师。’迺者承上之词,见 黄帝 既登为帝,乃发此问也。”
(3).指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极难。《孟子·尽心上》:“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问 《跋闲闲自书乐善堂诗》:“从善如登天,从恶如弃屣,而於趋舍乖,知之不审耳。”《水浒传》第七二回:“花魁的风流声价,播传寰宇,求见一面,如登天之难,何况亲赐酒食。”《红楼梦》第十回:“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想找这么个地方儿,我告诉你説罢,比登天的还难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