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秀彻湖山色,寒清炎海湄。

何吾驺明代〕《送蔡五岳明府应内召

花开如锦日,琴叶正明时。凤诏传天语,龙章出禁帷。

怀珠原闪烁,韫玉更离奇。秀彻湖山色,寒清炎海湄。

西方开宝筏,东鲁见心师。一字闻真谛,千秋仰德慈。

剑锋从悟入,笔力借神驰。文藻轻班马,瑶华绝献羲。

堂开心寂寂,政晏日迟迟。瘴海初闻颂,仁山静赋诗。

宝屠浮百尺,高馆望层漪。欲接乾坤气,先分混沌仪。

锄强不避虎,扶弱讵欺儿。才子初为令,真人今在兹。

元风清有韵,雅度赏应私。忆我方倾盖,怜君便解颐。

群鸡一此鉴,独鹤谬相知。言以兰同气,香随茝见贻。

振衣秋霭净,聆语晓云披。自愧嵇康懒,何妨小陆痴。

通家欣就业,解榻倏相辞。百里言淹滞,三洲惜别离。

巽申天上命,离焕日中曦。暂借金陵署,终当玉殿随。

埋轮看壮气,鸣凤肃霜姿。圣后方张网,良臣已奉绥。

麒麟原有阁,鸑鷟待来墀。致主同尧舜,纡猷侣稷夔。

河明净天影,云动起凉飔。送送秋光冷,行行玉露垂。

欲随双羽翼,难写寸心期。题柱神先往,弃繻气未衰。

中原犹逐鹿,天下可追骐。握手暂相别,馀情到酒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秀彻湖山寒清炎海

秀彻(秀徹)xiù chè
清秀明达。《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公 ” 刘孝标 注引 王愔 《文字志》:“ 桓彝 见其四岁时,称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当继踪 王东海 。’”《晋书·王戎传》:“ 戎 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 庆之 ﹞状貌白晳,丰神秀彻如仙人。”  ——《漢語大詞典》
湖山 hú shān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俯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漢語大詞典》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1.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2.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3.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4.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5.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6.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7.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2.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1.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1. 之语音。
寒清 hán qīng
(1).《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五十里,曰 高前之山 。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 帝臺 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后以“寒清”指寒凉而清澈的酒。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看压新醅》诗:“一簀松花细有声,旋将渠椀撇寒清。”
(2).指寒冷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寒清数举,暑令乃薄。”  ——《漢語大詞典》
炎海 yán hǎi
(1).泛指南海炎热的地区。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峯硉兀火云升。”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鰐鱼惊。” 明 唐寅 《题东坡小像》诗:“乌臺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髮臣。”
(2).喻酷热。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苦热行》:“右备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艰难也。” 宋 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漢語大詞典》
湄 méi《國語辭典》

湄 [ méi ]

  1. 水边、岸边。《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元·周密〈绣鸾凤花犯·楚江湄〉词:「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