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锋从悟入,笔力借神驰。
花开如锦日,琴叶正明时。凤诏传天语,龙章出禁帷。
怀珠原闪烁,韫玉更离奇。秀彻湖山色,寒清炎海湄。
西方开宝筏,东鲁见心师。一字闻真谛,千秋仰德慈。
剑锋从悟入,笔力借神驰。文藻轻班马,瑶华绝献羲。
堂开心寂寂,政晏日迟迟。瘴海初闻颂,仁山静赋诗。
宝屠浮百尺,高馆望层漪。欲接乾坤气,先分混沌仪。
锄强不避虎,扶弱讵欺儿。才子初为令,真人今在兹。
元风清有韵,雅度赏应私。忆我方倾盖,怜君便解颐。
群鸡一此鉴,独鹤谬相知。言以兰同气,香随茝见贻。
振衣秋霭净,聆语晓云披。自愧嵇康懒,何妨小陆痴。
通家欣就业,解榻倏相辞。百里言淹滞,三洲惜别离。
巽申天上命,离焕日中曦。暂借金陵署,终当玉殿随。
埋轮看壮气,鸣凤肃霜姿。圣后方张网,良臣已奉绥。
麒麟原有阁,鸑鷟待来墀。致主同尧舜,纡猷侣稷夔。
河明净天影,云动起凉飔。送送秋光冷,行行玉露垂。
欲随双羽翼,难写寸心期。题柱神先往,弃繻气未衰。
中原犹逐鹿,天下可追骐。握手暂相别,馀情到酒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剑锋(剑锋)
唐 白居易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唐 黄滔 马嵬 锦江晴碧剑锋奇,合有千年降圣时。 ——《骈字类编》
唐 黄滔 马嵬 锦江晴碧剑锋奇,合有千年降圣时。 ——《骈字类编》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 「從 」的異體字。
悟入 wù rù
(1).佛教语。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唐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 元 德异 《〈坛经〉序》:“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
(2).泛指领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舟中读 张载人 《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 ——《漢語大詞典》
(2).泛指领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舟中读 张载人 《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 ——《漢語大詞典》
笔力(筆力)bǐ lì
(1).字、画、文章在笔法上表现的气势和力量。《南齐书·王僧虔传》:“其论书曰…… 孔琳之 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 羊欣 后。”《陈书·文学传·杜之伟》:“僕射 徐勉 尝见其文,重其有笔力。”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 昌黎 《答崔立之书》,末段亦仿 曹子建 《与杨德祖书》,但其笔力豪迈,透出其上。”《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个人,彷彿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笔力甚为遒劲。”《花城》1981年第1期:“都是一些有大笔力的诗人写的诗,但是没有一首像 张继 《枫桥夜泊》那样广为流传。”
(2).写作能力。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众谓之 翰 醇儒,本无他肠,但思之未精,笔力未至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朝駢体,自以 陈检讨 为开山,由其才气横逸,泽古渊醰,而笔力又足以驾驭之。” ——《漢語大詞典》
(2).写作能力。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众谓之 翰 醇儒,本无他肠,但思之未精,笔力未至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朝駢体,自以 陈检讨 为开山,由其才气横逸,泽古渊醰,而笔力又足以驾驭之。” ——《漢語大詞典》
借 jiè《國語辭典》
借 [ jiè ]
动- 暂时向人告贷财物。如:「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左传·定公九年》:「尽借邑人之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借人典籍,皆须爱护。」
- 把财物暂时给他人使用。如:「这支笔借你用一下。」《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
- 赞许。《隋书·卷二五·刑法志》:「武帝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
- 假托、利用。如:「借刀杀人」、「借题发挥」。
- 帮助。《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 倚靠、凭借。如:「借重」、「借助」。
- 假使、假设。唐·元稹〈遣病〉诗:「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神驰(神馳)shén chí
心神向往。谓思念殷切。 明 张居正 《答中溪李尊师论禅》:“《三塔图説》披览一过,不觉神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偶会友人之葬,见二八女郎,光艷溢目,停睇神驰。” 孙中山 《致黄兴书》:“临纸神驰,祈公即日言旋,慎勿以 文 为孟浪而菲薄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