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泉 shān quán
(1).山中泉水。 唐 朱庆余 《山居》诗:“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2).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隋 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漢語大詞典》
(2).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隋 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漢語大詞典》
鸣石(鳴石)míng shí
(1).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山海经·中山经》:“﹝ 长石之山 ﹞其西有谷焉,名曰 共谷 ,多竹, 共水 出焉,西南流注于 洛 ,其中多鸣石。” 郭璞 注:“ 晋 永康 元年, 襄阳郡 上鸣石,似玉,色青,撞之声闻七八里,即此类也。” 袁珂 校注:“鸣石,盖磬石之类。 郭 説 襄阳郡 上鸣石,见《晋书·五行志》。”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鸣石出 华阴 ,虚桐採凤林。”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轮。”
(2).使山石发出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鸿晨惊以响湍,泉夜下而鸣石。” ——《漢語大詞典》
(2).使山石发出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鸿晨惊以响湍,泉夜下而鸣石。” ——《漢語大詞典》
涧 ( 澗 ) jiàn
涧 [ jiàn ]
- ◎ 山间流水的沟:溪~。山~。
地籁(地籟)dì lài
(1).风吹大地的孔穴而发出的声响。《庄子·齐物论》:“地籟则众窍是已,人籟则比竹是已。” 成玄英 疏:“地籟则窍穴之徒,人籟则簫管之类。”《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籟而未闻地籟,女闻地籟而未闻天籟乎!” 宋 陆游 《雪歌》:“初闻万窍号地籟,已见六出飞天花。” 金 元好问 《空山河巨川虚白庵》诗之一:“空谷自能生地籟,浮云争得翳天光!”
(2).指穴谷。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侧磴上空曲,攀危凌地籟。” ——《漢語大詞典》
(2).指穴谷。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侧磴上空曲,攀危凌地籟。” ——《漢語大詞典》
响 ( 響 ) xiǎng
响 [ xiǎng ]
-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 发出声音:钟~了。
-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岩风(岩风)
唐 杜牧 宿东横山濑 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
唐 李咸用 送河南韦主簿归京 岩风爱日泪阑干,去住情途各万端。 ——《骈字类编》
唐 李咸用 送河南韦主簿归京 岩风爱日泪阑干,去住情途各万端。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