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
陈子昂〔唐代〕《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击剑(擊劍)jī jiàn
(1).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史记·刺客列传》:“ 荆卿 好读书击剑,以术説 卫元君 , 卫元君 不用。”《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话説 唐玄宗 时,有一少年姓 王 名 臣 , 长安 人氏,略知书史,好饮酒,善击剑,走马挟弹,尤其所长。” 鲁迅 《伪自由书·“以夷刺夷”》:“我要指出来的是‘大刀队’乃 中国 人自夸已久的特长, 日本 人虽有击剑,大刀却非素习。”
(2).指舞剑。 唐 杜甫 《相从行赠严二别驾》:“把臂开樽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賡歌几举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六:“少年击剑更吹簫,剑气簫心一例消。”
(3).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分花剑、佩剑、重剑三种。比赛时运动员穿着特制的保护服装,在长宽有一定规定的场地上用圆首钢剑互刺,佩剑还可以劈。以击中对手身上的有效部位次数多少定胜负。 ——《漢語大詞典》
(2).指舞剑。 唐 杜甫 《相从行赠严二别驾》:“把臂开樽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賡歌几举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六:“少年击剑更吹簫,剑气簫心一例消。”
(3).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分花剑、佩剑、重剑三种。比赛时运动员穿着特制的保护服装,在长宽有一定规定的场地上用圆首钢剑互刺,佩剑还可以劈。以击中对手身上的有效部位次数多少定胜负。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动-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 量词:➊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叹息(嘆息)tàn xī
(1).叹气。《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白日 bái rì
(1).太阳;阳光。《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汉 王粲 《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南史·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靚雾,垄首暉霞。” 唐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层林翳远空,白日忽西匿。”
(2).喻指君主。《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 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3).白昼;白天。《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4).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5).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漢語大詞典》
(2).喻指君主。《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 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3).白昼;白天。《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4).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5).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漢語大詞典》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动-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西沉 xī chén
从天空向地平线降落。例如:太阳已西沉,黑夜即将降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