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诏天飞,见皇家愿治,侧席英才,鸿儒抱负素蕴。
丹诏天飞,见皇家愿治,侧席英才,鸿儒抱负素蕴。壮志兴怀。文场战胜,便从此、脱迹蒿莱。人共羡,麒鸣劝驾,还因计吏偕来。
先春占早争开。是人间第一,唯有江梅。莆中旧传盛事,六亚三魁。桃花浪暖。更平地、听一声雷。蓝绶袅,芦鞭骏马,长安走遍天街。
先春占早争开。是人间第一,唯有江梅。莆中旧传盛事,六亚三魁。桃花浪暖。更平地、听一声雷。蓝绶袅,芦鞭骏马,长安走遍天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丹诏(丹詔)dān zhào
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唐 韩翃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身著紫衣趋闕下,口衔丹詔出关东。” 明 高明 《琵琶记·李旺回话》:“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门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承命,四体惊悚,若奉丹詔。” ——《漢語大詞典》
天飞(天飛)tiān fēi
(1).语出《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天飞”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有四载。”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早奉龙潜,与 贾 马 而入室;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2).喻践帝位。《宋书·恩倖传·徐爰》:“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
(3).语本《诗·大雅·旱麓》:“鳶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晋 陆云 《南征赋》:“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飞,俯洞渊沉。”
(4).远走高飞。 晋 潘尼 《怀退赋》:“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 ——《漢語大詞典》
(2).喻践帝位。《宋书·恩倖传·徐爰》:“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
(3).语本《诗·大雅·旱麓》:“鳶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晋 陆云 《南征赋》:“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飞,俯洞渊沉。”
(4).远走高飞。 晋 潘尼 《怀退赋》:“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皇家 huáng jiā
皇室。亦指王朝。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皇家不造,京室陨颠。” 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明 刘基 《绍兴能仁寺钟铭》:“式赞化功,於万亿年,与皇家相为无穷。”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你做朝廷之官,就该干朝廷之事,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三:“牛驥不嫌同一皁,绢筒插字选皇家。” ——《漢語大詞典》
愿治(願治)yuàn zhì
谓希望得到大治。《汉书·礼乐志》:“故 汉 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餘岁矣,不如退而更化。”《宋史·吕公著传》:“陛下临朝愿治,为日已久,而左右前后,莫敢正言。” ——《漢語大詞典》
侧席(側席)cè xí
(1).单独一席。《国语·吴语》:“去笄,侧席而坐,不扫。” 韦昭 注:“侧犹特也。”《礼记·曲礼上》:“有忧者侧席而坐。”《汉书·游侠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2).不正坐。谓因忧惧而坐不安稳。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楚 有 子玉得臣 , 文公 ( 晋文公 )为之侧席而坐。”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公卿以下皆畏,莫不侧席。” 宋 岳珂 《桯史·黄潜善》:“ 宣和 六年春, 东都 地震……驛书闻朝廷, 徽祖 为侧席。”
(3).指谦恭以待贤者。《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 李贤 注:“侧席,谓不正坐,所以待贤良也。” 前蜀 贯休 《寄乌龙山贾泰处士》诗:“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清 王韬 《韬园文录·洋务上》:“凡属洋务人员,例可获优缺,擢高官,而每为上游所器重,侧席諮求。”
(4).正席旁侧的席位。《汉书·元后传》:“王多材艺,上甚爱之,坐则侧席,行则同輦。”《红楼梦》第十一回:“ 尤氏 让 邢夫人 、 王夫人 并他母亲都上坐了,他与 凤姐儿 、 寳玉 侧席坐。” ——《漢語大詞典》
(2).不正坐。谓因忧惧而坐不安稳。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楚 有 子玉得臣 , 文公 ( 晋文公 )为之侧席而坐。”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公卿以下皆畏,莫不侧席。” 宋 岳珂 《桯史·黄潜善》:“ 宣和 六年春, 东都 地震……驛书闻朝廷, 徽祖 为侧席。”
(3).指谦恭以待贤者。《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 李贤 注:“侧席,谓不正坐,所以待贤良也。” 前蜀 贯休 《寄乌龙山贾泰处士》诗:“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清 王韬 《韬园文录·洋务上》:“凡属洋务人员,例可获优缺,擢高官,而每为上游所器重,侧席諮求。”
(4).正席旁侧的席位。《汉书·元后传》:“王多材艺,上甚爱之,坐则侧席,行则同輦。”《红楼梦》第十一回:“ 尤氏 让 邢夫人 、 王夫人 并他母亲都上坐了,他与 凤姐儿 、 寳玉 侧席坐。” ——《漢語大詞典》
英才 yīng cái
(1).杰出的才智。 汉 孔融 《荐祢衡疏》:“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唐 李白 《赠何判官昌浩》诗:“夫子今 管乐 ,英才冠三军。”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附录》:“并遣英才子弟,诣彼读书,久之,必有驾西国而上之势。”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越三三年七月,因病归国休养,方期再造,展其英才。”
(2).指才智杰出的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众书无限,非英才不能收膏腴。”《再生缘》第二回:“不许喧哗和吵闹,好生观看二英才。” 朱德 《感时》诗:“多少英才一时见,诸君爱国应开颜。” ——《漢語大詞典》
(2).指才智杰出的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众书无限,非英才不能收膏腴。”《再生缘》第二回:“不许喧哗和吵闹,好生观看二英才。” 朱德 《感时》诗:“多少英才一时见,诸君爱国应开颜。” ——《漢語大詞典》
鸿儒(鴻儒)hóng rú
大儒。泛指博学之士。 汉 王充 《论衡·本性》:“自 孟子 以下至 刘子政 ,鸿儒博生,闻见多矣。” 唐 刘禹锡 《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明史·吴山等传赞》:“ 吴山 等雍容馆阁,敭歷臺省,固所谓词苑之鸿儒,庙堂之岿望也。” 夏衍 《力与巧》:“看来,鸿儒们不容易懂的道理,被人认为低人一等的艺人们却是深知此中三昧的。” ——《漢語大詞典》
抱负(抱負)bào fù
(1).手抱肩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世无 周公 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后汉书·儒林传序》:“四方之士……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明 李东阳 《赠淑人孙母钱氏墓志铭》:“生五子六女,皆自抱负。”
(2).谓前后毗连。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左 淮 右 河 ,抱负 齐 楚 。”
(3).志向。 宋 楼钥 《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我们每个青年都有着雄伟的抱负,都热望着祖国的富强和个人有远大的前途。” ——《漢語大詞典》
(2).谓前后毗连。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左 淮 右 河 ,抱负 齐 楚 。”
(3).志向。 宋 楼钥 《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我们每个青年都有着雄伟的抱负,都热望着祖国的富强和个人有远大的前途。” ——《漢語大詞典》
素蕴 sù yùn
犹素养。 宋 欧阳修 《与吴正献公书》:“兹者遽叨误选,实出意外。任责已重而无素藴,不败何待?见爱深者,但可弔也。” 宋 曾巩 《应举启》:“伏以某官梁栋瓌材,琮璜茂器。发文章之素藴,当仁圣之盛期。” 清 孙枝蔚 《述梦》诗:“难比 嵇中散 ,憎鬼见素藴。”参见“ 素养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