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当初说尽海山盟,一星星不应口。

石子章元代〕《【仙吕】八声甘州_天涯羁旅,

天涯羁旅,记断肠南陌,回首西楼。许多时节,冷落了酒令诗筹。腰围似沈不耐春,鬓发如潘那更秋。无语细沉吟,心绪悠悠。

【混江龙】十年往事,也曾一梦到扬州。黄金买笑,红锦缠头。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风流,罗帏画烛,彩扇银钩。

【六幺遍】为他迤逗,咱撋就,更两情厮爱,同病相忧。前时唧口留,今番抹飏,急料子心肠天生透。追求,没诚实谁道不自由!

【元和令】外头花木瓜,里面铁豌豆。横琴弹彻凤凰声,两厌难上手。当初说尽海山盟,一星星不应口。

【赚尾】洛阳花,宜城酒,那说与狂朋怪友。水远山长憔悴也,满青衫两泪交流。唱道事到如今,收了孛篮罢了斗,那些儿自羞。二年三岁,不承望空溜溜了会眼儿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当初海山盟一星星不应

当初(當初)dāng chū
起初;过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盖城地当初山水渀盪,漂沦巨栰,阜积於斯,沙息壤加,渐以成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开元 到今踰十纪,当初事跡皆残隳。” 元 杨椿 《西湖竹枝词》:“早听当初阿姨语,免教今日悔狂夫。”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在戏园,唱玩艺,挣洋钱。”  ——《漢語大詞典》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海山盟 hǎi shān méng
      海誓山盟。 明 王雅宜 《二犯桂枝香·题情》曲:“浮踪,飘颺柳絮心性同,无些準绳西復东。海山盟都是空。”  ——《漢語大詞典》
      一星星 yī xīng xīng
      一件件;一点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怎得箇人来,一星星説与,教他知道。” 元 无名氏 《梧桐叶》第三折:“一星星告与父母,好共歹从他窨约。” 田汉 《关汉卿》第二场:“可是今天在街上眼睁睁看见一群吃人血的家伙把一个无辜的女子拉到法场去杀头。我却想不出一星星办法。”  ——《漢語大詞典》
      不应(不應)bù yìng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漢語大詞典》
      口 kǒu《國語辭典》

      口 [ kǒu ]

      1. 人或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如:「张口」、「闭口」、「守口如瓶」。《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也称为「嘴」。
      2. 器物纳入取出的地方。如:「枪口」、「瓶口」。汉·王充《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
      3. 内外相通的出入处。如:「港口」、「门口」、「巷口」、「海口」。
      4. 关隘。常用于地名。如:「张家口」、「喜峰口」、「古北口」。
      5. 兵器或工具上的锋刃。如:「刀口」、「剑口」。
      6. 破裂的地方。如:「伤口」、「裂口」、「缺口」。
      7. 量词:➊ ​ 计算人数的单位。如:「一家八口」。➋ ​ 计算牲畜数量的单位。相当于「只」、「头」。如:「三口猪」。➌ ​ 计算器物数量的单位。如:「两口锅子」、「一口钢刀」、「一口枯井」。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