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深鹤梦寒,石老松花疾。

钱霖元代〕《【双调】清江引_梦回昼长帘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茶蘼院。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云深鹤梦寒,石老松花疾。不如五株门外柳。春归牡丹花下土,唱彻莺啼序。戴胜雨余桑,谢豹烟中树,人困昼长深院宇。恩情已随纨扇歇,攒到愁时节。梧桐一叶秋,砧杵千家月,多的是几声儿檐外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深鹤梦石老松花

云深(云深)
唐 戴叔伦 哭朱放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骈字类编》
鹤梦(鶴夢)hè mèng
谓超凡脱俗的向往。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元 张翥 《多丽·西湖泛舟夕归施成大席上以晚山青为起句各赋一词》词:“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引 栗道甫 《游五龙山》诗:“鹤梦通云岛,猿啼下石门。”  ——《漢語大詞典》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1.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3.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3.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1.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3.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石老
金 庞铸 雪谷晓装图 木僵石老鸟不飞,山路益深诗益奇。  ——《骈字类编》
松花 sōng huā
亦作“ 松华 ”。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
(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
(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下来,递给 琪官 。”
(4).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一:“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六:“都城争买方薪贵,却顾松花已自奢。”
(5).“ 松花蛋 ”的省称。参见“ 松花蛋 ”。  ——《漢語大詞典》
疾 jí《國語辭典》

疾 [ jí ]

  1. 病。如:「隱疾」、「夙疾」、「痼疾」、「積勞成疾」。《論語·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2. 痛苦。如:「民間疾苦」。《管子·小問》:「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1. 生病。《孟子·公孫丑下》:「昔者疾,今日癒。」
  2. 憂、患。《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君子之處世,疾名德之不章。」
  3. 憎恨。《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既疾俗情,作譏俗之書。」
  1. 快速、猛烈。如:「疾風知勁草」。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宋·孫光憲〈謁金門·留不得〉詞:「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
  1. 急速、猛烈。如:「疾馳」、「大聲疾呼」。《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