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孟子 mèng zǐ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漢語大詞典》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漢語大詞典》
曰 yuē《國語辭典》
曰 [ yuē ]
动- 说。用于文言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 称为、叫做。用于文言文。《书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文选·张衡·东京赋》:「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 责备:数~。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大人 dà rén
(1).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君既与兄 元 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犖不羈,善辨説,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2).在官场中成为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只见长班进来跪着禀道:‘部里大人升堂了。’”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大人》:“本朝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卿寺、学士、堂上官,皆称大人。中允、洗马、赞善、巡城御史、掌科给事,皆在本署中称大人,出署则否也。外官文职督抚、学政……武职提督、副督统、总兵、城守慰,皆称大人。”《老残游记》第五回:“响头不知磕了几千,总没有人挽回得动这 玉大人 的牛性。”
(3).犹言王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后土。”《新唐书·陈子昂传》:“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
(4).对宫闱近侍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 球 小妻, 程璜 之女, 璜 用事宫中,所谓 程大人 也。”《晋书·刘曜载记》:“ 猗 曰:‘吾为卿作计,卿能用不?’二人皆曰:‘谨奉大人之教。’”
(5).指世家豪右。《后汉书·岑彭传》:“ 彭 因言 韩歆 南阳 大人,可以为用。” 李贤 注:“大人,谓大家豪右。”《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比至 长安 ,众十餘万”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胡文才 、 杨整脩 皆 凉州 大人,而司徒 王允 素所不善也。”
(6).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下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清 秋瑾 《失题》诗:“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7).对老者、长者的敬称。《后汉书·苏章传》:“祖父 纯 ,字 桓公 ……三辅号为‘大人’。” 李贤 注:“大人,长老之称,言尊事之也。”《后汉书·李固传》:“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
(8).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奉玉卮,起为 太上皇 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 仲 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辞去,令弟 光 恐云王遇大人益解, 博 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 颜师古 注:“大人, 博 自称其母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里是姑奶奶大人,有话不先来和姑奶奶説,再和谁説。”
(9).对同辈或朋辈中年事稍长者,于通信时亦常用此称。 清 秋瑾 《致秋誉章书》:“大哥大人手足。”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此颂 抑卮 长兄大人进步。”
(10).指成年人。《后汉书·南蛮传》:“ 汉 兴,改为 武陵 ,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虽时为寇盗,而不足为郡国患。”《百喻经·猕猴喻》:“昔有一獮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红楼梦》第五六回:“虽然我们 寳玉 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 丁玲 《奔》:“大人们不知在喊些什么,小孩子也跟着在喊。”
(11).身材长大的人。《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臂,一本作“ 耳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帝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 临洮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 襄 武县 言有大人见,长三丈餘,跡长三尺二寸。”
(12).古代北方部族首领之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周书·文帝纪上》:“有 葛乌菟 者,雄武多算略, 鲜卑 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契丹》:“其部族之大者曰 大贺氏 ,后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周 代占梦之官。《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 朱熹 集传:“大人,太卜之属,占梦之官也。” ——《漢語大詞典》
(2).在官场中成为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只见长班进来跪着禀道:‘部里大人升堂了。’”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大人》:“本朝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卿寺、学士、堂上官,皆称大人。中允、洗马、赞善、巡城御史、掌科给事,皆在本署中称大人,出署则否也。外官文职督抚、学政……武职提督、副督统、总兵、城守慰,皆称大人。”《老残游记》第五回:“响头不知磕了几千,总没有人挽回得动这 玉大人 的牛性。”
(3).犹言王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后土。”《新唐书·陈子昂传》:“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
(4).对宫闱近侍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 球 小妻, 程璜 之女, 璜 用事宫中,所谓 程大人 也。”《晋书·刘曜载记》:“ 猗 曰:‘吾为卿作计,卿能用不?’二人皆曰:‘谨奉大人之教。’”
(5).指世家豪右。《后汉书·岑彭传》:“ 彭 因言 韩歆 南阳 大人,可以为用。” 李贤 注:“大人,谓大家豪右。”《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比至 长安 ,众十餘万”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胡文才 、 杨整脩 皆 凉州 大人,而司徒 王允 素所不善也。”
(6).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下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清 秋瑾 《失题》诗:“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7).对老者、长者的敬称。《后汉书·苏章传》:“祖父 纯 ,字 桓公 ……三辅号为‘大人’。” 李贤 注:“大人,长老之称,言尊事之也。”《后汉书·李固传》:“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
(8).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奉玉卮,起为 太上皇 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 仲 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辞去,令弟 光 恐云王遇大人益解, 博 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 颜师古 注:“大人, 博 自称其母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里是姑奶奶大人,有话不先来和姑奶奶説,再和谁説。”
(9).对同辈或朋辈中年事稍长者,于通信时亦常用此称。 清 秋瑾 《致秋誉章书》:“大哥大人手足。”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此颂 抑卮 长兄大人进步。”
(10).指成年人。《后汉书·南蛮传》:“ 汉 兴,改为 武陵 ,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虽时为寇盗,而不足为郡国患。”《百喻经·猕猴喻》:“昔有一獮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红楼梦》第五六回:“虽然我们 寳玉 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 丁玲 《奔》:“大人们不知在喊些什么,小孩子也跟着在喊。”
(11).身材长大的人。《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臂,一本作“ 耳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帝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 临洮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 襄 武县 言有大人见,长三丈餘,跡长三尺二寸。”
(12).古代北方部族首领之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周书·文帝纪上》:“有 葛乌菟 者,雄武多算略, 鲜卑 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契丹》:“其部族之大者曰 大贺氏 ,后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周 代占梦之官。《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 朱熹 集传:“大人,太卜之属,占梦之官也。” ——《漢語大詞典》
则 ( 則 ) zé
则 [ zé ]
- 模范:以身作~。
-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 效法:~先烈之言行。
-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藐 miǎo《國語辭典》
藐 [ miǎo ]
动- 轻视。如:「藐视」。《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 幼小。《文选·潘岳·寡妇赋·序》:「孤女藐焉始孩,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
- 遥远。《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藐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文选·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介-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